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男子网购读卡器替人办卡 趁机获取他人信息疯狂消费-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2:19:5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正义网张家港3月31日电(通讯员 李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科技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谁能想到信用卡就在身边,信用卡信息却已流出并“借壳再生”遭遇盗刷。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依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对被告

正义网张家港3月31日电(通讯员 李冰)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科技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谁能想到信用卡就在身边,信用卡信息却已流出并“借壳再生”遭遇盗刷。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检察院依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对被告人闫春提起公诉。

2016年年底的一天,被害人徐佳佳像平时一样在家里午休,一声手机短信惊醒了她。拿起手机一看,她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则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的信用卡提示短信,提示她的尾号为0555的信用卡刚刚进行了一笔价值人民币5万余元的交易,交易地点在外地。徐佳佳狐疑之余,立即翻看自己的钱包,确认自己交通银行信用卡并没有丢失仍在钱包中。不久,手机再次响起,仍是同一卡号同一地点,刷卡消费人民币3万余元。徐佳佳立即赶到附近的银行网点进行查询,发现信用卡提示信息真实,自己的尾号0555的交通银行信用卡果然已被消费共计人民币8万余元。为防止这张信用卡再次被盗刷,她火速办理冻结手续。令她没想到的是,与此同时,她的手机短信提示再次响起,信息显示她的另一张尾号为8802的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信用卡和一张尾号为5372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信用卡也在被盗刷,消费或取现地点都是在同一地点。惊恐之余,徐佳佳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截止报案前,徐佳佳陆续被盗刷的数额已达人民币10万元。

令徐佳佳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三张信用卡都在自己身边,“隔空”刷卡是怎么回事呢? 公安机关根据报案线索,通过调取监控录像等方式,将犯罪嫌疑人闫春抓获。通过徐佳佳辨认,这个闫春正是不久之前给自己办理信用卡的“广发银行的工作人员”。

闫春为了经营这起骗局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他先是从网上购买了用于作案的银行卡读卡器以及空白的信用卡申领表。之后,他制作名片、工作牌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拓展业务为名,去大型商铺区、批发市场等地推销信用卡办理业务。通过口口相传、熟人介绍,这些想要办卡的人员对闫春的“银行工作人员身份”均未产生怀疑。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他借口“上门服务”,采用“以卡办卡”的方式为办卡人提供“信用卡申请手续办理服务”。这种所谓“以卡办卡”的方式,就是利用办卡人所拥有的信用卡证明其信用能力,只要证明这些信用卡没有欠款就可以办理新的信用卡。这让闫春有机会接触到办卡人已有的信用卡,并趁其不备利用已购买的银行卡读卡器读取信用卡账号信息。而让办卡人员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查询是否欠费的过程是骗局的另一步。办卡人员手机通话过程中,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与银行客服沟通中,不太在意密码输入的遮挡,再加上几张信用卡往往会使用同一密码,即便有所遮挡,闫春几经推测也会得出。闫春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段获取了徐佳佳等多名被害人的信用卡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银行卡读卡器的卖家,将这些信用卡信息复制在新的伪造卡上“借壳重生”。 闫春利用这些伪造卡,出入于高档奢侈品店中进行疯狂消费,仅一天的时间消费数额就达人民币十余万元。

(文中姓名系化名)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