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发布-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2:00:5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本报记者 张伟报道 近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指导、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编写组主办,招银云创(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趋势引领信息咨

本报记者 张伟报道

近日,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指导、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标编写组主办,招银云创(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趋势引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翰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管易众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目前,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电子商务正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的提出和应用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色和符号。在这个业务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实现业务创新?如何解决业务量激增、满足消费者性能需求?

的确,如何能够符合监管和安全要求、多快好省而又风险可控地满足业务要求,已成为数据中心必须直面的问题。另外,尽管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标准在数据中心落实和应用,但仍缺少一套完整、科学的方法体系为数据中心提供量化和数字化的评价管理方法,全面的指导数据中心能力建设和提升。《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的出台,有效解决了这一困扰业界已久的问题。

“该标准的出台,最关键的作用在于为信息中心服务赋能。”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周平表示,该标准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的指导下,由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银联组织筹备,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作为质量保证单位,金融、制造、电信互联网等行业30余家单位,通过两年的努力共同编制完成。该标准以服务能力作为切入点,采取成熟度的研究方法,借鉴业内主流管理方法论,对数据中心管理进行了全面、科学研究,在业界首次提出“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概念,首创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框架、管理要求和评价方法,处于国际引领地位。

据招商银行数据中心总经理、标准编写组组长高旭磊介绍,该标准的编写在借鉴了COBIT、6Sigma、ITIL、ISO 20000、ISO 27001、CMMI、Prince2等先进成熟的方法论基础上,以数据中心为视点进行了创新,构建了包含战略发展、运营保障和组织治理3个能力域、11个能力子域和33个能力项在内的完整的能力框架和管理要求,提出了由人员、过程、技术、资源、政策、领导、文化等7个能力要素转换为13个指标的评价方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巡视员李颖表示,该标准的发布入选了2016年度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10大事件、入围了金融信息化10件大事,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并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可。

会上,来自招商银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中国银联、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等行业专家针对当今数据中心运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的快速发展趋势,探讨了目前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各行各业的互联网用户、移动互联用户正在激增,用户需求也在从简单信息获取、信息交流向商业化色彩演变,数据中心后台的并发交易量及交易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数据中心承载着巨大压力,为业务的安全运营带来巨大挑战。与会单位纷纷表示,《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数据中心管理建设、衡量数据中心管理水平的模型,在规范数据中心管理、强化数据中心运营、保证与业务的一致性、消除运行风险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该标准的发布更是促使各单位重新思考数据中心定位以及如何全面提升服务能力的契机。

“目前国内有多家机构已经或计划采用本标准提升自身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标准在提升数据中心行业的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化发展建设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周平说。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