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拔掉“呼吸机” 微视正式告别-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1:24:4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腾讯微视,生于2013年9月28日,即将卒于2017年4月10日。“起了个大早,还没赶上晚集。”这句话或许可以概括微视简短的一生。 生不逢时 近日,微视的用户收到了这样一则推送:亲爱的微视用户,感谢

腾讯微视,生于2013年9月28日,即将卒于2017年4月10日。“起了个大早,还没赶上晚集。”这句话或许可以概括微视简短的一生。

生不逢时

近日,微视的用户收到了这样一则推送:亲爱的微视用户,感谢您长久以来的不离不弃,我们很遗憾地通知您,微视将于4月10日起关闭应用。请您登录微视的PC官网到个人页下载视频,感谢您长久以来的支持。

在这次正式通牒之前,其实在腾讯内部对于微视早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2015年3月,微视团队遭到“降权”,从一个独立的团队并入腾讯视频,微视产品部总经理邢宏宇从腾讯离职,微视运营总监何钐内部转岗,微视产品多个工作组解散。

腾讯微视仅逍遥风光一年,便从顶峰跌落谷底,直至死亡。

微视在App Store最近一次更新还停留在2015年4月,产品评论显示,从去年5月起就继续有用户反映闪退、无法登录等问题,但显然微视的开发团队已经无力回天,就连本次公告中提供给用户下载视频的渠道也是PC端官网。

直到最近,“奄奄一息”了两年的微视迎来了它的终点,腾讯方面终于拔掉了它的“呼吸机”。

大多数人觉得,微视有些生不逢时。其实,微视也曾有过风光无限的日子。

上线之初,腾讯对这一产品不可谓不重视。微视在初期借鉴了微博的明星线路,请来大批明星录制视频,以此吸引粉丝。2014 年春节期间,通过明星拜年视频,微视收获了不少用户,那年除夕至初一有数百万人通过微视发布、观看拜年短视频,总播放量达上亿次。

2014年10月,微信小视频横空出世,这让微视失去了最重要的用户来源。

微信不能给微视带来用户,竞争对手秒拍却靠着微博一步步发展壮大,头条视频也借助今日头条的巨大流量飞速发展。美图秀秀旗下的美拍以MV模板笼络了大批用户,曾经出现在微视上的明星,这次却自发用起了美拍。异军突起的快手则选择了农村市场,以非主流内容称霸短视频市场。

野心仍在

微视的败北并不能代表放弃了短视频赛道,腾讯对于短视频的野心仍在。

2016年1月腾讯另起炉灶,旗下短视频社交应用闪咖1.0.0版本正式上线。目前,闪咖已更新至2.5.2版本。据了解,闪咖主打10秒大片录制、音乐秀、对口型表演等功能。从功能上来看,几乎囊括了小咖秀、秒拍、美拍用来吸引用户的产品特点。

易观国际新媒体分析师马世聪认为,现在短视频应用较多,用户对于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闪咖所聚焦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已经开始进行专业化生产,而闪咖还处于引导用户创作的阶段。从市场上来看,效果不是很理想,推广力度也不是很大,所以就目前而言,优势不太明显。

2016年底,微信还开放了朋友圈分享10秒小视频的功能,更深入挖掘了微信庞大的用户体量以及沉淀的社交关系链潜力。

今年2月28日,腾讯网发布芒种计划2.0,给自媒体内容创业者提供12亿元资金扶持。这笔资金主要分为10亿元的现金补贴资金和首期2亿元的内容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鼓励优质内容、原创内容、短视频与直播类内容。

分化加剧

微视并非短视频应用中第一个倒下的。红极一时的短视频鼻祖Vine已关闭服务,官网成了一个供用户循环播放视频的“时间胶囊”,比微视出现更晚的秒视、TapTalk、友约、Blink等,大多活不过一年。看上去短视频似乎不是一门好生意。

然而在中国市场,玩家们依然争先恐后入场。一个微视倒下了,千千万万个秒拍和快手站起来了。

近日,今日头条拿下中超3年的短视频版权,而在去年,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秒拍母公司一下科技纷纷宣布将投入10亿元来扶持短视频内容。

根据智研咨询所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3月,中国短视频市场活跃用户规模为3119万人,相比2014年同期增长66.6%。

极光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3亿人。

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短视频行业共获得43笔投资。其中绝大部分投资为种子天使轮和A轮投资,这两类投资总计30笔,占比高达69.8%。

然而,看上去红红火火的短视频市场,却面临着与直播平台相似的问题:缺乏高质量内容。

尽管近年来不乏像papi酱、一条、即刻视频等短视频创作团队获得动辄上千万元的融资,但目前充斥在各大平台的,仍是以低俗搞笑内容为主,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乏善可陈,各平台的差异化并不明显。

今日头条引进的体育赛事固然提升了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和用户吸引力,但这也是建立在付出高昂版权费用的基础上,单纯依靠高质量的UGC和PGC支撑起平台内容的现象显然还没有出现。

艾媒咨询总裁张毅认为短视频目前还有几个问题待解:“一是内容监管问题,此前梨视频被整改也说明存在风险;二是宽带设备的成本高企;三是其商业模式本身很难在短期内做到盈利。”他还表示,目前短视频的整体用户规模还不够大,仍在各自跑马圈地。

微视的境遇,也给众多独立短视频APP敲响了警钟:没有巨头的资源、没有形成内容壁垒,靠什么继续走下去?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