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超八成消费者网购遭遇“砍单”-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11:07:23]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记者 闫峥 信报讯 (记者 闫峥)针对越来越多的电商“砍单”投诉,昨日,北京市消协发布电商“砍单”调查报告,超八成消费者遭遇“砍单”。 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电商“砍单”是因为商家缺乏诚信,属于故意欺诈

记者 闫峥

信报讯 (记者 闫峥)针对越来越多的电商“砍单”投诉,昨日,北京市消协发布电商“砍单”调查报告,超八成消费者遭遇“砍单”。

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电商“砍单”是因为商家缺乏诚信,属于故意欺诈。但是,遭遇“砍单”后,选择向消协等部门投诉的被调查者不到一半;有近四成被调查者选择找商家协商解决,还有不少被调查者选择忍气吞声,只有极个别被调查者选择向法院诉讼解决。

本次电商“砍单”调查通过媒体、网站、微信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征集到电商“砍单”案例148件。这些征集到的案例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消费者下单成功并支付款项后,被电商经营者以商品缺货、系统出错、操作失误、订单异常以及产品质量等理由单方面取消订单,或者一直拖着不发货,从而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本次征集到的148件“砍单”案例中,有超过一半的“砍单”案例发生在电商平台商家,其次是电商平台自营和厂家官网。商家“砍单”最多的理由是商品缺货,其次是操作或系统出错。

消费者在电商网站上下单,必须提交地址、联系电话等具体个人信息,如果电商经营者“砍单”后,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者说为此付出较低的成本代价,就可以掌握大量潜在用户的准确个人信息,通过“砍单”这种行为来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推销自己的产品。本次调查中,就有不少被调查者反映,自己在被商家“砍单”后,没过几天就接到了商家推销被“砍单”商品的信息,消费者怀疑商家故意通过假促销活动,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再有针对性地推销产品。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