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电商发展迅速,成为了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买衣服、添家居似乎已经成了在线消费的常态,然而在电商平台这个现象级事件的背后却是一个并不光彩的事实——大量的假货,虽然近些年在打击假货力度上下了不少狠心,但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商家总有办法将假货送到你的手里;当你发现这个平台到处都充斥着假货时,似乎再强的打击力度也难以服众,因为在电商平台上买到假货稀松平常了。
毫无疑问,我们有必要通过技巧拥有识别假货和虚假店铺的能力,作为一个拥有十年淘龄的用户,笔者在这些年的实战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就和广大网友朋友们进行一个小小的分享。
店铺等级背后的灰色利益链
一般情况下在搜索想要购买的产品后,绝大多数人做的第一件就是看店铺的信誉等级来评判店铺的权重。然而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看此方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随着电商平台网近几年的崛起催生了一条灰色利益链条——刷信誉,因此你看到的高信誉并不一定是真实情况,有可能是刷信誉组织的杰作,可以想象你进入电商平台的第一项操作就掉入了陷阱,被骗的几率不大才怪呢!当然,信誉客观来说是有一点参照作用的,不排除有些店铺的信誉是通过多年打拼出来的。
除了上述提到的方法,一家店铺近30天的服务情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务必仔细查看这家店铺近30天的退款率和投诉率,如果近30天退款率的数值大于行业均值或者退款总次数超过30的,那么毫不犹豫的关掉页面进入到下一家,毕竟这意味着这家产品的质量并不是那么过关。
相信大家去电商平台上购物,绝大多数人评判一家店铺是否靠谱的标准就是先看看这家店铺里的中差评,然而在“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已经愈发普及,甚至有些商家已经将这个档位设定到十五天这样的背景下,出现问题你是选择退换货呢还是非常气愤的给买家一个差评?相信只要是正常思维的人都会选择第一种解决方式。所以客观来说如今电商平台上的很多中差评并不是卖家的问题,而是来自于买家的不爽,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不爽可能并不是来自于产品。
第二类则是源于过度的完美主义,比如收到产品的包装盒有了些许挤压,就会认为肯定是卖家没有做好,然后就会毫不留情的在差评里写下“都说要挑个好盒,最后寄来的还是烂盒”这样的评论,但客观来说如今国内野蛮快递甚多,而且又营造出了诸多购物节,爆仓时有发生,快递员可不会对谁的快递手下留情,而这显然是卖家所不能控制的。所以说在全面普及“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的时代下,中差评的参考意义已经并不是那么大了,毕竟如若出现产品质量问题退换货才是唯一要做的事情。
写在最后:
如今,在电商平台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翻新机卖2000块,作坊里的工人加快装配速度,速度提上来了,产能也提高了,赚的也不少,用户买回去的笔记本只要能点亮开机,屏幕进灰螺丝乱蹦也不要紧了,反正卖出去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个体商贩的毛利率极高,电子垃圾都是按吨的单位成交,组装加上翻新后基本上以实际成本的10倍价格卖出,毛利率如此之高,是真正的闷声赚大钱的互联网营销,你们让那些每晚加班加点的笔记本研发人员、OEM代工厂情何以堪,而就算是这样,明知道可能有问题,可购买者仍然趋之若鹜,因此电商平台上买本造成的纠纷不胜枚举。怎么样在电商平台上花少的钱买到好产品,这的确是一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