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夕,一则“飞鸽”自行车与共享单车ofo合作的消息,让“老字号”再次“荡起波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老字号”如何驶向“新轨道”,引起了两会内外的热议。
新技术:把“老味道”传承好
不少代表认为,百年技艺传承,早已不是把“秘方”用白纸黑字写下来,锁进柜子代代相传。要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把“老味道”传承好。
“"老字号"是中国百年商业大潮中大浪淘沙留下的珍品。要坚守传统、坚守品质,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老字号"才能历经风吹雨打始终屹立不倒。”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茅台(600519,股吧)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说,贵州茅台(600519,股吧)始终坚守传统工艺,目前正在建立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储存系统,让传统的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更加精益求精。
新模式:把“老品牌”发扬好
互联网大潮下,很多“老字号”通过电商打通供给侧和消费端的通道,开拓了新的空间。
根据对2016年度全国老字号品牌在阿里零售平台销售额的统计,老字号电商百强的前10名,去年销售额平均增速高达64%。
据袁仁国介绍,去年贵州茅台仅在“云商平台”,销售量就超过了20亿元。在他看来,“老字号”要想“青春永驻”,就要拥抱互联网时代,实现产品与销售的“零距离”。
互联网给“老字号”带来的改变,不仅体现在销售端。通过信息技术对生产流程改造升级,“老字号”也变得更加“智慧”、高效。
记者采访发现,“老字号”正在和时下最“潮”的工业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用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
新理念:让“老字号”变成“新时髦”
如今,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老字号”不再仅仅是一种品牌、一件产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据了解,作为新中国首个全部自行设计制造的自行车品牌“飞鸽”,与ofo共享单车合作后,按照共享单车高强度使用和耐磨损的特点进行生产,目前生产规模达每月40万辆,约占企业总产量的一半。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说,工信部还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工业企业向文化创新方向发展,并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老字号”将收获更多政策红利,驶向快速发展的新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