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屈臣氏正式上线新的 APP“莴笋”,定位为年轻人的美妆问答购物平台的“莴笋”希望借助定制化的线上服务,来完善现有会员用户体验的同时获得新用户、布局线上线下新零售。
据了解,将美妆视频和线上直播相结合是莴笋的主要亮点。
年轻消费者入店购物时对导购的依赖性正在逐步降低,借助于网络上的美妆功课,他们在入店前已经有了相当明确的购买目标,而现有的美妆视频教程、达人功课虽然内容丰富,但以个人心得居多,因此对于阅读者或观看者的个性化问题通常无法解决。
莴笋在产品中设计了“Ask Me”视频美妆咨询功能。同时,莴笋也提供美妆产品的线上售卖,产品由屈臣氏自有品牌和授权品牌构成。为了更加贴合自身的产品定位,莴笋选择以消费对象和妆容类型为主要区分标准进行产品推荐,并设置了如“莴笋团”、“屈臣氏热卖品”、“品牌专场”等板块。
随着各类美妆电商平台带动的化妆品线上销售热潮,屈臣氏也在积极探索线上,目前已经布局了天猫旗舰店、官网、官方APP等线上渠道。在新零售时代来临时,此次推出的莴笋可以看作是屈臣氏的一次全新尝试。
莴笋的存在,更多的价值可能是在争夺线上美妆问答相关的流量,比如主打化妆品时尚指南的“美妆心得”、看视频学化妆的“抹茶美妆”以及闺蜜间的美妆护肤社区“美啦”等。因为总有一批关注美妆的女生,在应用商店搜索的关键词是“美妆”、“化妆”、“美容”等,而不是“屈臣氏”。而这批用户,又是屈臣氏必须要去争取的。
目前,上海已经有80家门店支持屈臣氏中国官网和自有APP “屈臣氏中国”的线上订单门店自提功能,全面打通线上和线下产品售卖网络似乎已经在屈臣氏的发展规划当中了。结合现有门店布局完成“前店后仓”的模式转化后,莴笋能够实现的是一条更长的服务线:用户在线上答疑后,可以根据美妆导师的推荐即时在线选购产品下单,选择门店自提货品或等待合作物流进行配送。
不同于从分享社区到电商平台,莴笋要走似乎是一条反方向的路。莴笋自带电商属性,背靠屈臣氏的产品保障和物流供应链,较之于其他美妆电商,莴笋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也很好地规避了美妆APP 从社区转型电商平台时可能存在的用户流失。在内容方面,虽然以视频和直播为媒介,但莴笋想在即时答疑和针对性问题解决方面为用户提供差异性体验。
不同于其他平台的主动分享,莴笋作为问答服务的提供方,面对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美妆导师的数量是否充足是个性化用户体验得到保障的基本要求。此外,“在线问答+直播答疑”带来形式丰富的用户体验的同时,结构化较弱的问答内容也为莴笋的平台在内容运营上带来挑战。
另外,莴笋还想要做的,是将用户从线上引到线下。和已经推出的官方APP“屈臣氏中国”一样,在莴笋上同样可以查询屈臣氏门店信息,但莴笋似乎走得更远一些。在“门店优惠”板块内,首先是完整的门店优惠信息展示,随后用户可以浏览到自己位置周边的屈臣氏门店信息,从而达到吸引用户入店购物的目的。(夏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