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七份建议,涉及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全球竞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深圳加快国际科技及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
“创新正加速重塑全球经济版图和力量格局。未来,无论是国家间的竞争,还是城市间的比拼,突出表现为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方面的较量。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是国家对深圳新时期赋予的重大使命。”马化腾建议,支持深圳建设创新特区,在新经济市场准入、行业监管等方面综合授权、先行试点,率先营造国际领先的创新创业制度环境,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勇当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在马化腾看来,建设若干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我国跻身世界强国的战略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重要阶段,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迈向“两个中高端”的关键时期,而创新能力则成为核心支撑和主要标志。建设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有利于形成与上海、北京等城市共同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合的格局,抢占世界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与此同时,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也是探索创新发展新路径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速度换挡、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常态,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模式难以为继,创新驱动成为必然选择,创新发展也成为新时期我国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然而,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位势还不高,创新发展的经验还不足,需要深圳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发挥先行先试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探新路、作示范。
更重要的是,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是我国建设一批世界先进城市的有效路径。当前,在我国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先进城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有利于打造一批世界先进城市,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具备良好条件
马化腾认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具备良好条件:深圳连续3年位居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大陆城市创新力”排行榜首位,在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创新文化(300336,股吧)、创新环境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一是创新型产业发达。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3%;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比超过75%;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比重达60.5%。
二是创新型企业众多。深圳培育出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002594,股吧)、迈瑞等一批知名本土大企业,华大基因、光启、大疆科技、柔宇等一大批高成长性企业正在迅速壮大,更有数万家中小科技企业,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漫山遍地”的企业发展格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8037家,占广东省一半。
三是创新能力较强。2016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8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4.1%。建成国家基因库、深圳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达1493家,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70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0%。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无人机、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全球领先。
四是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累计达1500多人,累计引进海外创新科研团队105个(包括“孔雀团队”和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累计近5万家、注册资本约3万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领跑,成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打造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IT和BT领袖峰会等有国际影响的平台。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协同合作的良好创新文化环境。
四点建议支持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为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马化腾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支持深圳在营造创新创业法治环境上先行先试。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收益分配、科技创新税法等方面的法律不尽完善,部分现行法津法规难以适应创新创业的新特点、新形势、新要求。建议支持深圳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优势,率先制定实施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新经济的法规,为全国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法治环境作出新探索。
二是支持在深圳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导向,支持在深圳布局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国家实验室,以及新能源汽车、下一代通信技术等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持采取央地共建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支持深圳在新经济准入监管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试。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支持在深圳开展新经济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对按现行规定需要审批准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允许深圳率先制定相关标准规则,建立风险可防可控的管理机制,在市域范围内开展应用示范;需要进入其他市场时,国家相关部门应总结试点经验,加强事中事后的协同监管和动态监管,形成规则制度在全国推广。
四是支持深圳在构建开放创新体系上先行先试。建议国家人社、公安等部门支持深圳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招聘、科研资助制度,完善外籍人才居留权制度,开展技术移民试点。与此同时,建议国家科技、公安等部门支持深圳探索链接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新机制,建立科研项目全球悬赏制度,试点外籍科学家领衔国家科技项目。建议国家科技、发改等部门,支持深圳发挥产业技术优势,参与国家对外合作科技伙伴计划。
诚意满满的马化腾
张伟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是互联网界的一个“隐形大V”。“隐形”指的是低调,“大V ”说的是影响力。近日,马化腾就今年“两会”提出的相关建议等话题举行“两会”记者见面会。见面会现场,座无虚席,网上参与直播互动的人数达到29.9万人。
“以前,因为场地的问题,有的记者只能席地而坐,很辛苦,是我们考虑不周。今年,特意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希望保证人人都有座位。我们将摄像机统一集中固定安放,将讲台抬高一些,不至于阻挡后面的记者朋友们的视线。我们做这些是希望"用户体验"更好。”作为“腾讯第一产品经理”,马化腾满脸诚意与记者们谈起用户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将“用户体验”做得更好,腾讯公司为方便记者赶稿,特意在会议室旁边提供一个临时工作间。
马化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已有5年。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中首次出现了2位来自互联网界的代表,即来自广东代表团的马化腾和雷军,并立即成为记者追逐焦点。与此同时,在经过前两年的被“围追堵截”后,为集中、有效地与记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从2013年开始,马化腾在每年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前夕举办“两会”记者见面会,就记者们关心的问题进行回答,并逐步在实践中解决“因参加的记者人数实在太多”而产生的“用户体验”问题。
长达两小时的交流过程中,马化腾介绍了自己带来的七条建议,涉及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文化产业全球竞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深圳加快国际科技及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热点问题。此外,马化腾还回应了外界最为关注的共享单车、小程序、公众号付费阅读等问题,阐释了腾讯发展战略。而在直播间的互动留言中,"小马哥"态度诚恳”“Pony的回应充满诚意”“马叔叔讲得让我懂了不少”“关注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体现了马叔的责任感”之类的网友留言经常刷屏,网友们对马化腾诚意满满的回应点了大大的赞。
5年来,马化腾向全国人大共提交书面建议超过20份,涉及行业创新、经济增长、民生热点、社会治理、区域发展、国际战略和安全保障七大领域。2013年,作为一名“新代表”,马化腾接受采访时“三句话不离互联网”,表现出极强的专业性。“之前的全国人大没有一位互联网行业代表,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为互联网行业多多发声。” 马化腾说。
在马化腾看来,代表履职最重要的是提出一些可实施、有前瞻性的问题,行业代表要多提与自身行业发展有关的建议,但不能仅仅站在自己企业的角度,而是应从国家发展角度提出建议。在此过程中,“责任”两个字最为关键。
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提出的关于营造良好自主创新环境促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关于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将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提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落地、分享经济、促进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全面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安全体系、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等等建议涵盖了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