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记者 陈斯) 近日,中国首个儿童哮喘行动计划在京启动,此计划通过创新传统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医患的共同参与,实现哮喘病人的有效管理,并惠及全国600多万哮喘患儿。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哮喘患儿600多万,然而,接近30%的儿童哮喘没有得到及时诊断,近半数哮喘患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据悉,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以创新传统纸质版和手机应用程序(APP)两者为工具,明确了儿童哮喘的规范管理方案,为患者诊疗和家庭管理提供了标准化、个性化依据,实现了将医生的诊疗决策、哮喘基本治疗知识教育和患儿依从执行医嘱三者相结合,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医生评估哮喘控制状况、家庭自我管理缺位的状态。上述工具将在该计划正式启动之后,通过各级儿科医师和社会媒体向全国所有哮喘儿童推广使用。
据了解,纸质版行动计划中,根据症状轻重程度将患儿哮喘控制状态依次划分为绿色、黄色和红色三个区域,每个区域有具体的评判指标方便家长判断,还有相应的应对提示,包括用药调整及是否需尽快就医等,从而使患儿家长能准确掌握孩子病情,及时发现“黄色警告”,通过调整药物等使哮喘发作得到缓解,避免出现“红色危险”。
电子版行动计划即手机APP为载体的哮喘行动计划,实现了与哮喘相关检查如峰流速(PEF)监测的实时关联,从而有助于提高患儿自我监测的依从性。同时,通过日常监测数据的上传和分析以及与医生的互动等,帮助哮喘患儿实现更好的自我管理,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在健康管理尤其是慢病管理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