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克震
春节过后,不少消费者抱怨快递送货的时间更长了。为此,有媒体实地调查后发现,多家快递公司快递堆积成山,很多快递车辆上都装满了待送快递。
当快递不快饱受诟病之时,又出现春节快递严重滞留、堆积如山的情况。有多少快递食品过期不能吃,有多少快递传书变成“废纸”,有多少快递商品被挤压得面目全非……面对诸多快递不快下的“惨不忍睹”,各快递公司虽感愧疚,但并没有整改之意,快递变慢要何时才能得到改善?消费者怎样才能不对此“丧气若此”呢?
快递不快并非天生就是“老油条”,问责成本走空、法律成本不高、政府服务“短腿”,是快递不快的原因之一,直接炼成快递公司的“二皮脸”。不难看出,一些快递公司接活儿挣钱来者不拒,承诺快递及时更是脱口而出,而快递行在路上是怎样的速度送达,快递公司基本上是不管不问,还在节假日实行“你放假我也放假”,快递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放羊”,不是中途“歇歇脚”,就是半路“打个岔”,甚至直接在节假日把快递“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遗憾的是,竟然很少有快递公司被问责、问罪得“落花流水”,甚至连罚款的压力都没有,快递不变慢递才怪!
当然,快递送达服务网点的空白和低端,也是快递不快的主要原因。当前,部分快递公司没有能力在各社区、小区、机关、单位设立专门快递收发点,只能靠快递公司低薪员工上门服务,由于快递投寄地家庭居住太散,快递员实现不了高效率的集中送达,只好一家一家“十八里相送”,这就大大耽搁了送达效率和送达时间。如果政府实施建设快递收发网点工程,配备快递免费联系“直通车”,从社会购买服务“激活网点”,快递员直接把快递集中送往各个网点,再通过“客户端”让民众出门“连接”,这样就能形成快递送达高效率、快节奏、不耽误;其次,再立法、出台快递服务“问责制度”、“处罚机制”、“淘汰机制”,各个快递公司就会在竞争、问责的压力下让快递“日行千里”。
节后快递堆积如山需要快递服务工程“减负”。网络社会让电子商务做大做强,这是我国快递管理绕不过去的大事。当前,我国快递数量“惊涛拍岸”,快递压力“势拔五岳”,可快递法律法规出台、事业服务工程的投入却一直“飞入花丛都不见”,光抱怨有什么用呢?
快递服务工程也是不折不扣的民生工程,应该从战略层面实施快递服务工程,出台法律法规,建立服务网点,该免费的免费,做好“最后一公里”,“扶上马,送一程”,这才是根治快递不快“必备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