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2月16日,联想集团发布2016年10月至12月的第三财季业绩,第三财季总收入为121.69亿美元,同比减少6%;净利润9800万美元,同比下滑67%。
联想集团称,这3个月净利润下滑是由于移动和数据中心业务进行转型所致。
根据联想集团的财报,在其三大主要业务中,只有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处于收入上升和盈利增加的状态,移动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收入都在下降,且都在亏损。
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包括服务器、存储、软件及服务)收入同比下跌20%,为10.50亿美元,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约9%,亏损规模也从去年同期的1400万美元扩大至9400万美元。
财新报道称,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就手机业务的亏损和销量下降作出了解释,称主要是因为联想在2016年砍掉了一些低价亏损的机型,使销量大幅下滑。
舆论关注度走势
2月16日,联想集团发布第三财季业绩当天,新闻和微博对此事的关注度就达到了高峰。
通过媒体做标题这一微观层面,可以看出媒体关注联想该季度财报的原因和角度。
的标题是《联想第三财季净利下跌67% 手机业务亏损过亿美元》;《新京报》的标题是《联想净利降67%手机业务拖后腿 尚未找到新的支柱产业》;界面新闻的标题是《联想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移动业务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参考消息网的标题是《联想利润减少67% 境外媒体:受摩托罗拉拖累》。
此外,网络媒体在转载时,多把“净利润下跌67%”做到了标题上,而净利下跌67%、手机业务亏损是媒体报道集中关注的两个要素。
2月17日起,新闻和微博的关注度开始下滑。
微信关注度在2月17日达到高峰后,从2月18日开始下滑。
新媒体舆情数据平台“新微邦”的统计数据显示,客户端已经成为很多网友获得资讯的途径。界面新闻客户端在2月16日发表的两篇相关文章的阅读量都超过10万次,其中题为《联想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移动业务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的文章阅读量超过19万次。
也有不少网友在相关的媒体报道和微博文章后留言,发表自己对联想产品的体验等内容。网友的评价和联想三大主要业务板块的业绩情况相吻合。
网友@女王的拷问:“联想的手机产品真的不怎么样,买了两个手机,配置低、没更新、手感差,笔记本价格和惠普戴尔差不多。”
网友@renjunsh:“买了‘moto极’手机,系统已一年没升级。”
网友@Gaberr:“我2010年买的thinkpad还在用。”
也有网友认为联想处于转型期,应该给联想多一点时间。
网友@寒烟ABC:“联想个人电脑业务可以说是行业第一了,联想最近挺注重创新的,所以对这个品牌还是要有信心才对。”
网友@可即若希:“联想也在积极研发新品,手机业绩上涨应该是时间问题。”
移动业务营收连续15个月同比下跌
翻看联想集团过往的财务报告可以发现,此次舆情事件中备受媒体关注的手机业务,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的销售情况都不是很理想。
2015年的中期报告显示,2015年4月至9月,移动业务的总收入同比上升65%至47.97亿美元,占集团整体收入约21%。主要原因是积极扩充中国以外的市场及摩托罗拉业务的非自然增长带动所致。
从2015年第三财季起,联想集团移动业务收入开始下滑。第三财季报告显示,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移动业务的总收入同比下跌4%至32.45亿美元,但当时移动业务还占集团整体收入约25%。
但2016年的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六个月,移动业务的收入同比下跌10%,占本集团整体收入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8%,收入同比下跌10%至37.51亿美元,当期亏损2.77亿美元。
到了2016年第三财季,移动业务占本集团整体收入比例仍为18%,但收入同比下跌23%至21.85亿美元。
媒体报道分析
《新京报》在报道中,分析了联想集团各个业务板块的发展状况。
文章称,从财报看,联想的移动业务依然难以摆脱下滑之势,使得整个联想集团的收入更加依赖PC和智能设备业务。根据财报,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约70%。由于PC业务一直被业内称为夕阳行业,联想此前就提出多元化战略,以降低主营业务依赖PC的风险。但业界认为,这一战略效果并不明显。
联想的手机业务能否如杨元庆所预期的在2017年扭亏为盈?《新京报》引用行业观察家洪仕斌的话称,联想移动业务的衰退主要在于没有把握好战略转型节点,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联想旗下的品牌如Moto等很难发力。洪仕斌认为,如今已经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态势,联想很难再有机会。
WSJ金融市场发表文章分析了为什么收购摩托罗拉未能帮助联想集团成为手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文中称,2014年,联想集团斥资近30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Motorola),以此押注智能手机业务,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项押注未能重现2005年收购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简称IBM)旗下个人电脑业务的成功。
“与IBM的交易为联想集团提供了一条捷径,使该公司最终超越惠普公司和戴尔成为市场领导者。这两桩交易的关键区别在于,联想集团的个人电脑业务在市场见顶之前实现了几年的增长,而在完成与摩托罗拉的交易不久之后,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逐渐成熟。”WSJ金融市场的文章称。
此外,参考消息网的文章则对外媒的相关报道进行了综述,文中称,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网络版发表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联想在整合摩托罗拉过程中犯下的各种错误。
舆情点评
在发布2016年第三财季业绩后,从目前的媒体报道来看,联想集团方面几乎没有就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的亏损情况接受采访。
虽然这两项业务目前占联想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共计27%,还不到个人电脑业务的一半,但联想集团如果想要一个更加好看的财务数据,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如何提高效率、增加收入和利润,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即便个人电脑业务一直是联想集团的强项,这项业务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在逐年提升,但个人电脑业务的增长,难以覆盖移动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的亏损,刚刚公布的2016年第三财季净利润同比下跌67%就是很好的例证。
此外,在2014年收购摩托罗拉和IBM X86,原本是联想集团为了践行多元化发展战略而作出的布局。
“世界潮流是往前走,我自己很希望让我们的企业活的长一些,想做百年老店,我们自己决定做一个非相关多元化的企业,把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在“201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如此表述。
但是从目前来看,联想集团的多元化之路并不好走。摩托罗拉所在的移动业务和IBM X86所在的数据中心业务,在整个集团里的业务占比却并未出现持续上涨的态势。
联想集团2014财年的年报显示,集团当年营收387亿美元,个人电脑及相关业务的收入为318.35亿美元,占比82.26%;2015财年的年报显示,集团当年营收449亿美元,个人电脑业务营收为296.46 亿美元,占比65.92%;但2016年第三财季的报告中,个人电脑业务营收却又再次升高至70%(总营收121.69亿美元,个人电脑营收85.98亿美元)左右。
因而,手机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能否扭亏为盈并持续提高市场份额和在集团内部的业务比重,还关乎其多元化战略成功与否,联想集团需要用更加优秀的团队、创造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策划更吸引人的营销方案,来赋予这条多元化之路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