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国际化之旅”不断提速,微信支付也开始在境外布局支付渠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走出国门后不仅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性,更要面对各个国家不同的金融政策风险。
本报记者 张毅报道
支付宝“上天”了!前几日,各路媒体、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都在热议这件事儿。
当然此“上天”非彼“上天”。准确来说,是因为近日,支付宝发布消息称,芬兰航空客机将接入支付宝。不久之后,利用支付宝消费将不再囿于地面上,万米云端上也同样可以使用。
据悉,这是世界移动支付第一次登上飞机,更是由我国的移动支付企业喜获“头筹”,国人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兴奋之余,我们还是要把目光转向行业内。支付宝的“国际化之旅”不断提速,因社交而“发家”的微信支付是否会跟进?同样,面对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激烈竞争,支付宝转战海外是否也有因“压力而出走”的考量?
移动支付首次进入飞机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人们无论走到哪个角落,都能只凭一部联网手机就轻松进行各类消费。可是将移动支付带上万米高空,这还是第一次。
日前,支付宝宣布,芬兰航空客机将接入支付宝。自此,乘客将在3万英尺的高空上通过支付宝消费。那么, 在云端上使用支付宝,究竟会是怎么样的体验呢?
据悉,芬兰航空目前开通的是支付宝扫码付服务。乘客只需连接到机舱上的无线网络,用支付宝扫描机舱内的商品付款码,就可以轻松购买飞机上的商品和休息室服务。其中,消费使用的外币会根据支付当日的汇率,通过人民币结算。
支付宝方面表示,只要有无线网络,在飞机上使用支付宝同样会像陆地上一样顺畅。不过,如果在高空遇上强气流,乘客可能会不太容易进行扫码对焦。未来支付宝计划还在飞机上推广类似国内商超的扫码付方案,即由乘客打开支付宝界面,让空乘人员扫描乘客的付款码来完成支付。
支付宝方面介绍,上述服务将率先在芬兰航空的赫尔辛基——上海航线上启用,未来将逐渐扩大到更多的芬兰航空航线。“年内会顺利启用吗?”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向蚂蚁金服公关方面求证,答案是“肯定的,会很快推行”。
当然,面对海外航空航线上的“诱人福利”,国内乘客也同样关心,未来是否能在国内的航空航线上使用支付宝?毕竟目前国内的航班航线几乎均有规定,不允许乘客在飞机起飞后使用移动设备。
“国内未来肯定会有机会的。目前正在和国内的航空公司谈,但具体时间表可能暂时无法给出。”蚂蚁金服公关回应记者采访时称。
“开疆辟土”的支付宝“攻占”飞机,实际上还是为了扩大消费场景。支付宝近两年来在海外扩张方面,可以说是“乐此不疲”。
在此之前,支付宝已于去年的9月26日正式宣布,慕尼黑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达成合作等十大交通枢纽机场会陆续接入支付宝,这将避免国人出境游必须进行的繁琐的外币兑换,可谓打通了国人出境移动消费的链条。
同时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支付宝在海外接入的线下门店达到数十万,覆盖的中国出境人群高达60%左右。
“支付宝努力帮助国外商家接入中国,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的出境支付,如海淘、旅行这样的场景。”易宝支付产品经理白国瑾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道。
除了上述不断扩大消费场景的做法外,支付宝还积极进行海外投资,其中不乏与移动支付相关的企业。
比如:新年伊始最受关注的莫属于,支付宝以60亿元并购全球汇款服务公司MoneyGram(速汇金),并购完成后,MoneyGram将作为蚂蚁金服旗下的独立单元进行运作。
值得一提的是,MoneyGram在美国已成立近80年,服务全球24亿的账户。这样一家美国本土的超级金融巨头能被中国企业支付宝顺利拿下,并不多见。
除此之外,去年11月,支付宝还与泰国的支付企业Ascend Money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收购该公司20%的股份。而2015年9月,蚂蚁金服协同阿里巴巴以超过5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印度在线支付及电子商务公司Paytm 40%股权的并购。
然而,就在支付宝不断拓展海外的时候,“后起之秀”微信支付也在不断赶超,借助于微信这样的高频社交工具,微信支付在国内的移动支付市场上表现抢眼。业内人士坦言,支付宝在国内线下场景的支付存在压力。
“步步紧逼”的微信支付
虽然最新的市场数据还未发布,但从易观发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交易份额》中来看,支付宝所占份额为50.42%,财付通为38.12%。这一数据与同年第二季度相比,差距正在继续缩小。微信支付作为财付通旗下产品,对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份额的“抢占”贡献不可谓不大。
2016年腾讯年会上,腾讯公司曾大手笔奖励微信支付团队1亿元现金,背后之义甚至被外界解读为:微信支付在线下可能已经超越了支付宝。
根据腾讯2016年Q3(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记者发现微信支付的覆盖面和使用率正在显著提升,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46亿,同比增长30%。腾讯在2016年第3季度中,公司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348%至人民币49.64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反映我们的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收入的增长”。微信团队人员如此表示。
截至2016年6月,微信支付的绑卡用户已经超过3亿。线下门店接入总数近百万家,覆盖30多个行业。腾讯集团公关在回应《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继支付宝之后,微信支付也在积极布局境外交易,并呈现出暴涨态势。近期微信公布的2017年春节数据中展示出,随着微信跨境支付版图的不断扩大,春节期间出境旅游的微信用户无现金支付越来越活跃。
前述接受采访的腾讯公关向记者提供数据表示,韩国、泰国、中国香港、日本、中国台湾等是春节境外微信支付最为火热的五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微信来说,其本质仍是社交产品。”在白国瑾看来,微信支付只是微信重要的功能之一,并不会本末倒置,微信的任何功能都必须紧密的围绕社交这一核心。不过,未来随着国民跨境支付需要的日益提高,微信更大力度支持和跟进国际化支付是必然的。
支付国际化是大趋势
不可否认,微信支付不断深耕国内市场,用户活跃度居高不下。今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团队就表明今年春节不再推出“抢红包大战”活动,因为“用户习惯的培养任务已经完成”。未来加速布局国际化支付之后,竞争力更不容小觑。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支付宝转战海外,或许跟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转移阵地有关?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虽然同属国内移动支付的领军产品,但考虑到支付场景繁多、系统复杂,"高频打低频一定赢"这样的理论,在支付行业中并不完全正确。”白国瑾对记者强调道。
在白国瑾看来,微信支付虽在所占市场份额方面步步紧逼支付宝,但就用户使用来看,支付宝多为个人理财中心,其围绕“个人专业理财服务中心”这一概念,提供了诸多好的产品形态与服务,强化了用户对于其产品的金融专业认可度。
再看微信支付,其优势在于快捷。如果接下来微信支付能快到极致,安全到极致,确实会对支付行业带来冲击。就趋势来说,靠赚取支付手续费的时代大势已去,需要紧密结合在线金融业务,才能更好地利用支付优势。
因此,支付宝积极布局海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的支付需求,打造专业支付的产品形象。“就算国内没有其他支付企业竞争市场份额,支付宝也一定会紧密围绕着支付,提供更多的服务,提高用户的依赖性。”白国瑾表示道。
事实上,确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获知,支付国际化将是必然的趋势,特别是针对国人跨境旅游这个方向。易观金融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支付宝和微信近年来都对国际化支付开展了布局。
王蓬博认为,二者在各个支付场景确实存在竞争,但市场的压力也是相互的。
记者在阿里巴巴最新发布的的2017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发现,阿里集团与蚂蚁金服的合资公司、提供本地生活服务口碑通过支付宝结算的交易支付额达731亿元,较上一季度增长52%。
雷锋网也曾在报道中称:“如果你把国内支付行业的争端上升到国际层面的话,你会发现支付宝早已是一个雏形的帝国,而其它同行最多只能称作是一股精兵。”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支付宝在国内的成功归根结底来讲,并不是支付宝的成功,而是电商的成功,是淘宝的成功。受访人士认为,在海外支付宝还欠缺像国内这般这样强大的场景和用户消费习惯。
因此,支付宝走出国门后不仅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性,更要面对各个国家不同的金融政策风险。白国瑾表示,支付宝是一家具有中国背景的公司且体量巨大,想要进入尤其是像美国这样强国的支付领域,难度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