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薄冬梅
2月7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将与安徽省合肥市合作打造开放OLED技术平台。公告显示,该平台总投资额约10亿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公司新增打印、蒸镀等设备费用及开放与运营费用。该平台将与上下游厂商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成熟。
据了解,该平台由京东方在合肥的控股子公司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卓印)来建设和运营。其中京东方增资5.99亿元,总出资额达到6亿元,出资占比为75%。
对于此次投资,京东方方面表示,本次投资建设打印 OLED技术项目,可以提高该公司面向中大尺寸 AMOLED显示产品的技术开发和量产技术验证能力。
除了京东方外,近年来加大在显示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已经成为了家电行业的普遍现象。此前,海信在2016-2017电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表示,2017年显示技术比拼是竞争的主旋律。
在此背景下,OLED阵营也在不断壮大。在电视厂商方面,此前一直坚持液晶技术阵营的索尼,在年初的CES上推出了自己的首款OLED产品,松下也将在今年大力发展OLED产品。在众多电视厂商选择采用OLED时,面板厂商也在纷纷加码投资大尺寸OLED。三星宣布重启大尺寸OLED建设;国内厂商方面,为了应对OLED电视市场的迅速发展和客户的迫切需求,2016年京东方加入了OLED电视面板供应阵营。
去年,京东方方面曾表示,将停止投资新的液晶面板项目,未来投资的重点是AM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彼时,京东方宣布投资465亿元建设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生产高端手机显示及新兴移动显示产品。
此外,国内华星光电等企业也在布局OLED。据了解,华星光电第11代线,预计2019年7月正式达到量产,除了生产液晶面板之外,也会生产OLED显示屏。而此次京东方在OLED上的又一次投资,意味着在LG、三星等国外面板厂商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国内面板厂商的追赶也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