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传统企业不同的是,Snap股权结构分为三类:A级、B级和C级,其中,
A类普通股没有投票权——上市公开发行,预计融资30亿美元;
每股B类股票有1个投票权,有资格转化为1股A股——机构投资者;
每股C类股票有10个投票权,可以转化为1股B股——两位创始人。
根据招股书的信息,只有两位创始人持有C类股票,各占50%。通过三层股权结构,两位创始人各自掌控着公司44.3%的投票权,合计88.6%,也就是两位创始人将牢牢把控董事会。根据招股书,创始人的投票权只有在其大幅削减股权,或“死后9个月”才会被削弱。而两大投资机构Benchmark Capital和Lightspeed Venture的投票权仅有2.7%和1.8%。
上述三层股权结构的优势显而易见,这似乎完美地解决了创始人的掌控力的问题,但却引来投资人的诟病。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数家美国大型养老基金正准备联名签署公开信,以表达反对。加利福尼亚教师养老基金Calstrs的主管Anne Sheehan指出,“Snap被纳入主要股指后,许多养老基金将‘被迫’持有Snap,而选举董事会成员的权利本应该是根本性的。”“董事的目的本就应该是股东在董事会的代表,没有投票权的现象是极其过分的。”
相关人士也指出,此次“先河”将导致“闸门打开”,全球其他公司纷纷效仿。
这种多级表决权式的股票常见于传统媒体巨头,以在保持业务控制权的同时,降低财务风险。Goolge率先在科技界引入双重股权结构,此外还有Facebook。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旗下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也采用了这种股权结构。
相比之下,Snap的三层股权结构更是在保护创始人的道路上走的更远,C类股票在转化为B类股票时仍将保有1个投票权,而B类股票卖出后便转为没有投票权的A类。
支持者们称,多级表决权股票结构正是扎克伯格(Facebook)这样远见卓越的创始人,能够专注于长期价值,而不用担心短期股价压力的原因。但也有反对者指出,这“抢走”了本属于股东的管理机制,哪怕是在出了问题的情况下。
事实上,就算是已经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的公司,也很难说是一帆风顺。Google此前因发行无表决权股票,以及让两位创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控制公司投票权的第三级股票而遭到起诉,现已了结诉讼;因投资人不满扎克伯格控制Facebook的做法,Facebook董事会也遭遇一起起诉,称扎克伯格与董事会成员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的来往共谋不利于股东利益。
此外,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和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也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但IPO不到两年时间,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均被弹劾,且市值大幅下滑超过2/3。
因此,诚如Snap自己所指出的,“我们无法预测是否这种股权结构,以及两位创始人控制公司的做法,是够会导致更低的股票交易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