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腾讯安全基于海量大数据,发布了《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从趋势、地域、人群等维度全方位揭秘了木马病毒、垃圾短信、骚扰诈骗等安全威胁,盘点了2016年十大木马病毒和十大电信网络诈骗。
根据该报告,2016年腾讯电脑管家反病毒实验室新发现病毒1.48亿,比2012年新增了67%。同时,新发现病毒数逐年持续攀升:腾讯电脑管家全年拦截病毒次数超过47亿次,平均单月拦截近4亿次;全年腾讯电脑管家共拦截流氓软件机器数高达2.9亿次,查杀流氓软件机器数高达3700余万;腾讯电脑管家全年共发现8.2亿次机器中病毒或木马,平均每月为7000万台中病毒PC进行病毒查杀;网站下载、流氓软件占木马传播渠道5成以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从《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的数据看,中毒电脑用户的年龄主要为11到30岁的青少年群体,特别是11至20岁的少年电脑用户占比高达55.58%,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学生、大学生。其中,男性用户占比高达84.16%、女性占比13.18%。
腾讯安全发布的这份互联网安全报告还显示,从2016年全年来看,诈骗电话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虽然2016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标记的骚扰电话达5.96亿次,同比下降44.77%,但诈骗电话依然是最大的巨头,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而且随着个人信息泄露愈加严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精准化趋势。无论是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还是深圳独居老人因接“公检法人员”电话被骗1156万的案件,均是因为骗子准确地说出了受害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最大程度地“取信”受害人,才能够指使其操作ATM机转账或开通银行卡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