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报道1月23日消息,时隔5个月后,三星电子今日在首尔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全球三大独立调研机构联合公布Galaxy Note7燃损事件调查结果。
发布会开始之前,来自三星电子无线事业部总裁DJ Koh详细介绍了此次调查的过程与结果: 从结论上来讲,Galaxy Note7燃损的原因在于电池。我们为了追求创新与设计,就Galaxy Note 7电池设置了规格和标准,而这种电池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未能在Note7发布之前发现和证实,对此我们感到非常痛心和抱歉。
据DJ Koh介绍,为还原燃损发生过程,三星动用了700余名公司研究员和工程师、构建大规模的实验装置,测试了超过20万部组装完好的手机和3万多块电池,进一步明确了问题的根源。
三星手机部门负责人高东真则表示,三星已经回收了全球96%的Note7手机。三星自己通过自己的实验室测试再现了Note7的烧毁现象,也让第三方实验室进行了测试。三星也对Note7手机的仓储、运输进行测设,也未发现对电池烧毁问题的影响。三星对快充、防水、USB-C、应用程序等因素进行了排查,均未发现这些问题对电池的影响。
在对燃损电池进行分析时,三星发现,第一批次的电池在右上角出现了挤压受损的现象。第二批次出现的问题原因是,正极焊接有毛刺,刺穿电池导致短路起火。
同时,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Exponent实验室以及德国莱茵TUV集团等第三方机构也应三星的委托,针对Galaxy Note 7事件原因的可能性展开了调查。
其中,UL总部在美国,是一家在安全规格和认证领域具有公信力的专业机构。Exponent总部位于美国,是专业的科技行业咨询公司。德国莱茵TUV集团是国际认可、具有独立性的实验、检测认证机构。
UL美国这家机构对电池进行了拆解分析发现,A厂商的电池出现的问题有,右上角受挤压导致短路;B厂商电池缺少接片上的绝缘胶带,焊接点较大凸起容易导致隔离膜穿刺,导致短路。
随后上台的咨询公司Exponent代表,他们对Note7终端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A厂商电池曲线极板有弯曲,给隔离膜带来损伤开裂;B厂商电池电极板的显微图,红色为突起部分,容易造成短路。
德国TUV公司则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对三星电子的越南电池工厂生产线进行了跟踪调查。TUV表示,在中国、韩国、越南等5个国家采集,抽取了150个样品。在越南和韩国的生产工厂没有发现明显危险,有关建议已经提交给三星。在中国和韩国和越南的运输同样没有发现明显危险。
高东真在发布会上表示,大容量电池成为智能手机的发展发向,三星把Note7电池提升到3500mAh,三星没能够很好的认证设计和检测,责任在三星。三星今后将把产品安全放在首位。三星将把研发生产和品控提升新高度,上市之前加强监测,同时构建成立保证体系,提高零部件开发能力。 (王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