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一张图告诉你半导体这2年发生了什么大事;-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8:04:5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一张图告诉你半导体这2年发生了什么大事;2.2016 年半导体并购总金额创2010 年以来次高纪录;3.半导体厂猛抢料 12吋硅晶圆价格Q2将再上涨15%;4.201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339

1.一张图告诉你半导体这2年发生了什么大事;2.2016 年半导体并购总金额创2010 年以来次高纪录;3.半导体厂猛抢料 12吋硅晶圆价格Q2将再上涨15%;4.201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33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5%;5.ASML最新、最贵的EUV订单已接到2018年初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一张图告诉你半导体这2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1.一张图告诉你半导体这2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2015~2016年半导体产业持续整并。IC Insights2015~2016年半导体产业持续整并。IC Insights

2016年半导体产业整并潮持续,依据IC insights调查显示,2016年超过24家厂商整并,金额达985亿美元,仅次于2015年1033亿美元,加总过去2年金额,是过去5年的8倍。聚焦近2年产业整并特色,以美国厂商最积极,而产业别上则以IC设计达45%最多、IDM 约38.9%、智财权IP相关15.9%、晶圆代工仅0.2%。

以市场区域来看,美国厂商起动的购并策略占整体购并案逾半数,亚太市场占比约23%。半数前15大半导体厂商,起动的购并案金额超过20亿美元。虽然半导体产业相关应用,如智慧型手机、个人电脑、平板成长动走缓,但鉴于购并案件和金额创高,抵消整体产业成长动能放缓。

从产业别来看,过去2年半导体整并趋势,有往新应用拓展的方向,特别是物联网、穿戴应用,以及高效能嵌入式系统,像是自驾车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

近年中国扶值半导体产业,加速购并也是达成自制目标的策略,也受到相关政府关注和审查,希望保护各国家安全和工业发展。IC Insights分析,2015~2016年美国厂商的整并策略其实占比更大,以整体资产达1045亿美元,市场占比上看52%,亚太厂商比重约23%,其中,中国厂商比重约4%。(陈俐妏/台北报导)苹果日报

2.2016 年半导体并购总金额创2010 年以来次高纪录;

2016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并购动作依旧积极不断!根据调查研究机构 IC insights 数据显示,在 2016 年当中,有超过 20 家的全球性的半导体厂商进行整并的动作,总金额达 985 亿美元,仅次于 2015 年由 30 多个并购案所创下 1,033 亿美元新高纪录。而加总过去 2015 年到 2016 年间的总并购金额,为 2010 年到 2014 年 5 年间总金额 126 亿美元的 8 倍。

该报告指出,在2015 年到 2016 年间的并购案中,又以美国相关厂商最积极,占了总数的 51.8%。其余为亚太的 23%,排名第 3 为日本 13%。而在亚太地区的占比中,中国又占了其中的 4.1%,金额为 83 亿美元。至于在产业别上, IC 设计的并购案达 45% 排名首位,其次为 IDM 的 38.9%,智财权 IP 相关 15.9% 排名第 3,之后则是晶圆代工的 0.2% 占比。

IC insights 指出,目前史上的前 15 大半导体并购案,有一半是在 2015 年到 2016 年之间所宣布,总金额超过 20 亿美元。而虽然应用半导体大宗的智慧型手机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成长动趋缓。但是,IC insights 认为,半导体产业的并购的数量与金额在 2015 年加速,并且在 2016 年继续攀高,则是抵消了整体产业成长放缓的动能。

IC insights 指出,目前史上的前 15 大半导体并购案,有一半是在 2015 年到 2016 年之间所宣布,总金额超过 20 亿美元。而虽然应用半导体大宗的智慧型手机与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成长动趋缓。但是,IC insights 认为,半导体产业的并购的数量与金额在 2015 年加速,并且在 2016 年继续攀高,则是抵消了整体产业成长放缓的动能。另外,也因为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使得半导体整并方向开始以新应用领域为主。例如在物联网、穿戴式装置,智慧型嵌入式系统,包括自驾车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上。

另外,也因为新兴市场的崛起,也使得半导体整并方向开始以新应用领域为主。例如在物联网、穿戴式装置,智慧型嵌入式系统,包括自驾车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产品上。

在报告中, IC insights 也特别点出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在政府扶值半导体产业的政策下,借由购并来达自制目标,是中国半导体企业进行并购的最大因素。也因此,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并购动作受到相关各国政府关注和审查,希望借以保护国家安全和相关工业发展。technews

3.半导体厂猛抢料 12吋硅晶圆价格Q2将再上涨15%;

集微网消息,全球12吋硅晶圆缺货如野火燎原,不仅台积电、NAND Flash存储器厂和大陆半导体厂三方人马争相抢料,加上10纳米测试晶圆的晶棒消耗量大增,台积电为巩固苹果(Apple)iPhone 8新机料源,一路追价抢料,业者预计第2季12吋硅晶圆价格将再上涨15%,且可望一路涨到2018年,半导体供应链恐进入万物皆涨的时代。

全球12吋硅晶圆单月产能约520万片,目前五大硅晶圆供应商都产能满载,其中,台厂台胜科和环球晶圆产能占全球约20%,台胜科月产能约28万片,环球晶圆(包含SunEdison)月产能约75万片,都已成为半导体大厂绑产能的目标,尤其台胜科未来有机会获得日商母厂Sumco在10/7/5纳米高阶硅晶圆技术,可望明显受惠。

近期传出美光(Micron)高阶采购主导陆续拜访日本和台湾硅晶圆厂,要求充足的12吋硅晶圆产能奥援,其中,美光传出开出溢价30%来绑料,至于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亦加入抢料大战,由于2017年3D NAND产能将大量开出,各厂都必须有充足的料源供应,才能打赢3D NAND战役。

全球硅晶圆市场过去主要大客户为台积电,由于存储器厂常陷入供过于求,导致硅晶圆厂高度依赖台积电订单,然随着DRAM产业整合,3D NAND时代来临,加上大陆半导体厂疯狂扩厂,使得硅晶圆变成洛阳纸贵,包括逻辑、存储器及大陆业者三方人马竞相加价抢料。

半导体业者透露,台积电这次愿意接受硅晶圆涨价,主要是确保苹果iPhone 8供货无虞,加上10纳米制程晶棒消耗量扩大,排挤到量产晶圆产能,2017年正值台积电10纳米制程量产之际,确保充足的硅晶圆产能将是关键。

第1季硅晶圆报价已率先喊涨,以目前供需缺口,业界估计第2季12吋硅晶圆有机会再上涨15%,涨幅不亚于第1季,且有机会一路涨到2017年底,届时恐带动半导体供应链万物皆涨,所有零组件都面临涨价压力。

目前硅晶圆主要分为用于DRAM/NAND Flash和指纹辨识产品的Polished wafer、用在逻辑产品的Epi wafer,以及用在低阶产品的Annealed wafer,近期存储器厂要求上游长晶炉产能转去生产Polished wafer,且愿意付较高价格,排挤到Epi wafer产能,让台积电感受到硅晶圆料源紧缺的严重性。

另外,大陆半导体厂疯狂扩建12吋厂,加入这一波抢硅晶圆大战,由于大陆12吋厂对于测试晶圆需求量大,近期亦积极来台抢料。尽管硅晶圆产业亦是大陆扶植半导体政策一环,中芯国际创办人张汝京成立上海新升半导体,成为大陆第一家12吋硅晶圆供应商,但目前良率仍偏低,暂难影响硅晶圆市场供需。

整体来看,这一波硅晶圆热潮陷入三方人马拉锯战,由于存储器用的Polished wafer排挤到逻辑产品用的Epi wafer产能,加上测试晶圆亦大量排挤量产晶圆,形成双重排挤效应,导致硅晶圆供需缺口明显扩大。

4.201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3397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根据Gartner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33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排行前25的半导体供应商的所有销售额相比较去年增加了7.9%,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的占比为75.9%。英特尔连续25年位居榜首,市场占有率为15.9%。三星电子连续15年位居第二,市场占有率为11.8%。高通和SK海力士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图片来自于businesskorea图片来自于businesskorea

Gartner在报告中解释道:“成品市场最大的两个领域是无线和计算,表明了过去1年的增长方向。前者主要以智能手机和存储市场推动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9.6%,而后者受PC 和平板销量下滑影响,销售额同比下降了8.3%。”cnBeta

5..ASML最新、最贵的EUV订单已接到2018年初

欧洲最大半导体设备厂艾司摩尔(ASML)18日发布优于市场预期的第4季财报,并表示最新、最贵的机器订单已接到2018年初。

ASML上季净利由一年前的2.92亿欧元增至5.24亿欧元(5.6亿美元),优于分析师预估的4.14欧元。第4季营收成长33%至19.1亿欧元,连续第四年营收成长。

ASML该公司预计今年第1季利润率约为47%,营收为约18亿欧元(1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计17.6亿欧元,以及一年前的13.3亿欧元。

ASML股价18日早盘劲扬5.7%,为2016年1月21日以来最大涨幅。ASML的股价过去一年已上涨50%,公司市值达476亿欧元。

最新光刻系统的展望佳,对艾司摩尔至为重要,这是该公司能否持续主宰市场及达成2020年前年销售110亿美元的关键因素。

艾司摩尔执行长温彼得(Peter Wennink)说,2016年肯定是重要的转折点,“从我们的订单可以看出来”。该公司上季拿到15.8亿欧元的新订单,包括六部新极紫外光(EUV)光刻机,每部价值约1亿欧元,而且需一年时间建置。

以ASML目前的产能每年可生产12部EUV,2018年前将扩增至24部。报导指出,艾司摩尔2017年所有EUV机器都已卖掉,而且2018年的首批订单也到手了。工商时报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