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网络暴力有底线 键盘侠别玩出界-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7:34:10]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当年,一代影后阮玲玉不堪恶评压力,留下四个字“人言可畏”之后自杀弃世。如今,互联网更是把这种杀伤力发挥到极致:网友王某在微博上主持话题“炮王吴亦凡”,并称吴亦凡“吃喝嫖赌,欠下3.5个亿”,吴亦凡以

当年,一代影后阮玲玉不堪恶评压力,留下四个字“人言可畏”之后自杀弃世。如今,互联网更是把这种杀伤力发挥到极致:网友王某在微博上主持话题“炮王吴亦凡”,并称吴亦凡“吃喝嫖赌,欠下3.5个亿”,吴亦凡以名誉侵权为由诉至海淀法院。1月12日,海淀法院一审判决该用户在微博首页连续道歉15天,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维权合理费用12200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暴力成了我们生活的标配。朋友圈、微博里,到处都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词句,可谓风声、雨声、谩骂声,声声入耳。就连陈凯歌都曾把这一现象拍成电影《搜索》,试图解构键盘侠的世界。

正所谓能经得起多大的赞美,就能经得起多大的诋毁,作为公众人物,明星遭遇网络暴力的比例显然最高。随便打开一个明星的微博,都可以看到各种无厘头的辱骂:明星发布慈善捐款被批恶意诈钱,明星晒孩子则被人身攻击。网络本是个人情绪抒发的平台,却异化成揭明星老底的温床。就拿吴亦凡这件事来说,无非是一段音频,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却被贴上“吃喝嫖赌,欠下3.5个亿”的标签。既没有当事人现身说法,又没有后续调查分析,单凭微博上的三言两语,便能掀起轩然大波。造谣成本之低廉,可见一斑。

与现实生活中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同,网络世界的隐匿性,会让人们误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不需要为自己负责的狂欢。虚拟身份犹如一张张面具,消解了现实的权威,人们不再被束缚于道德,一言不合便出口不逊。不独中国,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根据美国独立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每10个网民中就有4人遭遇过某种形式的网络骚扰,近五分之一互联网用户遭遇过严重的网络暴力,包括人身威胁、持续骚扰等。

每一份网络暴力背后,都躲藏着一个活生生的人。白天他们可能是单位的好好先生,邻居眼里的温润君子,可回到家隔着电脑,便披上一个隐身的ID,将键盘异化为利刃,想骂谁骂谁、想怎么骂怎么骂,自以为只是过过嘴瘾,却没想到,无形的暴力比有形的拳头还疼。

对于明星,既没必要和网友互撕,也无需一味忍让,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可以救赎那些暴戾的人心。文/于穆铭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