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驻金华记者 林伟胜通讯员 翁长武/文“欺诈消费者一赔三、兜底赔500元”;“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一赔十、兜底赔1000元”。
这些为消费者维权撑腰、让违法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你知道吗?你会使用吗?有的厂商因此交了“学费”很纠结,有的职业投诉举报人因此赚了钱。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力度不断加大,加上号称“史上最严”的《广告法》等法律法规开始实施,全国各地以“知假、买假、投诉索赔、举报求奖、不获赔(不获奖)不罢休”为主要特征的营利性职业投诉举报活动日趋活跃,相关市场监管、质监、价格等主管部门接到的职业投诉举报的数量逐年飙升,这种情况在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地和网店比较多的地方表现得更加明显。
昨天,记者从金华永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1月1日到12月12日,仅该局就接到疑似职业投诉举报3778件,是2015年全年(582件)的6.5倍左右,是2014年全年(65件)的58倍多。一个电话、一封信,就可以让有关行政机关启动投诉和举报的行政处理程序。
一些职业投诉举报人来信 “搞批发”,永康市市场监管局收信“生意也兴隆”。不到一年时间,3778件疑似职业投诉举报,有890件是寄信来的,有的寄信人是“老面孔”了,最近一段时间山东、河南等地来信比较多。
“"双12"那天,我们12315一天收到83封信,上午收了15封、下午又收68封,每封信都是和职业投诉举报有关的。这83封信叠一起、放在一张办公桌上,场面很壮观。以前,有一天收信48封,不算什么了”,永康市市场监管局12315工作人员说,3月23日那天,该局曾经收到过48封投诉举报信,其中47封信都是山东同一个人寄来的。
这些投诉举报人投诉举报的对象几乎全是网店;每件投诉索赔的金额都是“依法兜底赔500元”,除了要求退还货款以外,还要求领举报奖。被投诉举报的网购商品,主要集中在价值不高的五金产品、小家电、杯具、健身器材等日常用品;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虚假广告、误导宣传、无3C认证、三无产品、价格欺诈、网店“刷单”虚构交易行为等6种。新开的网店和涉嫌“吹牛”的网店,“中枪”概率比较高,一旦被人投诉举报、被有关部门认定构成“欺诈”违法了,连赔带罚不是一个小数目,对这些网店影响特别大。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
身正不怕影子斜,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次投诉举报,就是一次提醒。相关网店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严格对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广告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来一次年终大扫除”,自查自纠一下网店经营的各种各类商品及其包装、说明书的内容是否正规合法,认真检查一下网页广告宣传是否有虚假欺骗、可能误导消费者的地方,思考一下遭遇职业投诉举报索赔或者执法部门检查时,网店经营业主能不能举证证明自己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