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新规连发 网络直播或加速洗牌-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6:11:4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记者 杨光 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9月出台《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月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之后,文化部也在近日发布针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网络

记者 杨光

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9月出台《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月出台《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之后,文化部也在近日发布针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将加强对网络表演市场的管理和规范,要求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向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申请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要求表演者进行身份证实名注册,并要求经营单位进行身份审核。如今,网络直播的谁能播、怎么播、播什么等基本问题的界限逐渐明晰,火热的直播行业,也可能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针对文化部“管理办法”和网络直播市场的情况,信报记者独家采访了直播平台映客的相关负责人、直播内容生产方北京带王巡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薛鹏、草根网络直播春晚负责人莫小姐,他们分别就文化部的“管理办法”和直播市场的行业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

解读新规

直播必须取得资质认证

1.经营单位要有许可证

文化部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要求,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向省级文化行政部门申请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不具备内容自审及实时监管能力的,不得开通表演频道。

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对本单位开展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承担主体责任,应当按照《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网络文化经营单位内容自审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内容审核管理制度,配备满足自审需要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审核人员,建立适应内容管理需要的技术监管措施。

不具备内容自审及实时监管能力的网络表演经营单位,不得开通表演频道。未采取监管措施或未通过内容自审的网络表演产品,不得向公众提供。此外,网络表演经营单位需建立内部巡查监督管理制度,对网络表演进行实时监管。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当记录全部网络表演视频资料并妥善保存,资料保存时间不得少于60日,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2.表演者需证件实名注册

除了针对网络经营单位的要求外,“管理办法”还对网络表演者提出要求,要求表演者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注册,并采取面谈、录制通话视频等有效方式进行核实。网络表演经营单位应依法保护表演者身份信息。

要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服务协议,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监督和约束,发现用户发布违法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为其提供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境外表演者需提前申请

《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还针对“境外表演者”作出了特别规定。规定中指出,网络表演经营单位为外国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表演者(简称境外表演者)开通表演频道并向公众提供网络表演产品的,应于开通网络表演频道前,向文化部提出申请。未经批准,不得为境外表演者开通表演频道。为境内表演者开通表演频道的,应当于表演者开展表演活动之日起10日内,将表演频道信息向文化部备案。

新闻背景

广电总局、网信办

先后出台直播相关规定

在文化部发布《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前,广电总局、国家网信办已经先后针对网络直播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广电总局的通知中要求,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均不得通过互联网开展相关活动、事件的视音频直播服务,也不得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视听节目,不得开办视听节目直播频道。

网信办规定则指出,从事新闻类直播的直播平台,需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应依法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并在许可范围内提供服务。

各方回应

直播平台:

主播必须实名注册

针对广电总局、网信办和文化部的相关规定,信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映客直播相关负责人。对方明确表示,平台的所有直播主播都必须“实名注册”。对规定中提到的内容自审和实施监管,该负责人告诉信报记者,“内容安全是映客的生命线。目前平台的审核团队达1200人,对所有直播间的视频内容和个人信息进行7 24小时实时巡查和监督处理。公司采取技术监督、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模式来保障直播内容的安全。”

此外,映客负责人还透露称他们制定了《映客社区公约》和《映客主播管理规范》,以此来引导广大用户合法文明使用直播平台。确定用户违规后,该用户将进入黑名单数据库,并且按违规程度、内容不同受到相对应的处理。

网络晚会主办方:

报批必须实名制

在文化部的管理办法中,“网络表演”是指以现场进行的文艺表演活动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实时传播或者以音视频形式上载传播而形成的互联网文化产品。因此,除了市场上活跃的主播直播以外,管理办法也涉及了网络春晚等各种网络直播晚会。

连续数年参加草根网络春晚宣传的莫小姐告诉信报记者,“网络春晚报批的时候,都是实名制,宣传的时候可以用艺名网名,在文化部报批备案都是实名制。”

直播内容生产方:

严格规范是必经之路

目前正在一直播平台播出的中国首部直播剧《唛姬Maggie》制作方北京带王巡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薛鹏表示,“术业有专攻,内容生产方需要专门做好内容,而播出平台则需要设立一个"准入机制",即安全控制机制。对内容的限度做好把关。”

薛鹏同时指出目前直播市场的乱象严重,国家在直播平台、主播、内容上设立门槛,有利于将不具备内容生产资质能力的人和单位阻隔门槛之外,改善良莠不齐的市场乱象,这也是直播市场洗牌的必经之路,从产业角度上将直播的“资本虚火”降下来。

行业影响

小公司小平台或被洗牌出局

此前北京市网信办通报称,自12月1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施行至今,快手、花椒、六间房等北京属地直播网站已封停数千个违规账号并下线或关闭数千个违规节目。

文化部印发的《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将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整治当前直播市场乱象。有业内人士称,对符合规定的大平台而言,这些规定和管理办法其实是有利的,而没有直播资质、不符合直播规定的小平台、小公司则会被洗牌出局。

信报记者 杨光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