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年轻人献爱心首选网络捐赠-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6:05:42]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去年我国捐赠额首超1100亿,教育成最“吸金”领域,普通民众的个人小额捐赠大幅上涨,70、80、90后成目前网络捐赠的主力军……中国慈善联合会日前正式发布《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
京华时报制图谢瑶京华时报制图谢瑶

去年我国捐赠额首超1100亿,教育成最“吸金”领域,普通民众的个人小额捐赠大幅上涨,70、80、90后成目前网络捐赠的主力军……中国慈善联合会日前正式发布《2015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专家表示,中国慈善在创新捐赠方式、打造捐赠平台、拓展业务领域、完善资助机制、激发民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网络捐赠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献爱心的首选途径,但未来网络捐赠平台应注重慈善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引导民众对慈善加深理解和参与。

京华时报记者任珊

报告概况

捐赠主体

国企与民企捐赠双双上涨

根据报告,中国慈善捐赠额在2015年保持了上涨的势头。2015年捐赠总额首次突破1100亿大关,境内接收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共计1108.57亿元,占全年GDP的0.16%,较2014年增长66.31亿元,增长6.4%,人均捐赠额达到81.69元。

国内捐赠主要来自于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等。其中,企业捐赠额达到783.85亿元,约占捐赠总额的七成,所占比重同比增长1.47%,仍为国内捐赠的最主要力量,并保持了增长势头。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捐赠的主力军,报告的分析样本中,民企和国企的捐赠均有较大涨幅,分别占企业年度捐赠总额的52.24%和32.77%。

与此对比明显的是,外资企业捐赠额出现大幅下滑,只占企业捐赠总额的12.99%,同比减少了22.99%。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刘佑平分析认为,这主要缘于外企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较大,效益普遍降低。

年度捐赠总额超过亿元的企业共有29家,民营企业表现亮眼,占比接近半数,前五名依次为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万达集团世纪金源集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森马集团。

捐赠领域

教育仍是最“吸金”领域

2015年,吸收捐赠最多的三个领域分别为教育、医疗健康和扶贫,三者接收的捐赠占总额的66.73%。与2014年相比,2015年教育领域获得的捐赠超过了医疗健康,跃居第一位,这主要缘于这一年我国高校获得了较多的大笔捐赠。具体来说,共有12所国内高校接收了单笔超过5000万元的捐赠,其中最大一笔达到7亿元,由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通过泛海公益基金会捐给复旦大学。

报告显示,我国慈善捐赠领域仍集中于传统慈善范畴之内,对科、教、文、卫、体等其他“大慈善”领域的关注略显不足。“随着政府职能转移的深化,这些从前被政府"包办"的社会事务,将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和社会贡献。”刘佑平认为。

从受捐方来看,2015年,基金会和慈善会系统仍是接收捐赠的主要对象,二者获得的捐赠占总额的69.64%,总计772.01亿元。

据报告,我国基金会共接收捐赠445.57亿元,其中,捐赠收入超过10亿元的依次有中国癌症基金会、老牛基金会、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在年度捐赠收入排名前20的基金会中,有15家是全国性基金会,5家是地方性基金会,刘佑平分析认为。由此可见,我国慈善捐赠资源仍主要集中于中央层面,地方层面的慈善力量亟待增强。年度公益支出排名前25的国内基金会共支出122.11亿元。

捐赠平台

70、80后成网络捐赠主力

从个人捐赠(单笔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以下)来看,2015年我国个人捐赠总额达到169.30亿元,较2014年上涨53.72亿元。据报告,个人捐赠额在1亿元以上的慈善家共22人(家族和夫妇按单一主体计入榜单),其捐赠总额达到了64.17亿元,占年度个人捐赠总额的37.90%。

另外,普通民众的个人小额捐赠越来越多,单笔金额在万元以下的个人捐赠总额从2014年的58.6亿上升为75亿元,这与网络募捐平台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根据报告,网络捐赠平台是2015年度个人小额捐赠的主要渠道之一。为此,中慈联分析了国内主要4家网络捐赠平台的数据,分别为(新浪)微公益平台、腾讯公益、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4家平台在2015年度捐赠总人次超过30亿,是2014年的3倍,共获得捐赠9.66亿元,较2014年上涨5.41亿元,涨幅达127.29%。

其中腾讯公益上的捐赠额最大、涨幅也最大,较2014年度增长了437.38%。对此刘佑平分析,这体现了捐赠者对网络平台选择的日益集中,腾讯公益“99公益日”一比一配捐的营销策略取得了成功。

蚂蚁金服公益平台的数据显示,“70、80、90后”是目前网络捐赠的主力军,其中“90后”中捐赠人数占总体过半,但捐赠金额远落后于“70后”和“80后”,反映其捐赠热情虽然高涨,但经济实力不足。“70、80后”为捐赠主力,所捐金额占总体的72%。人均捐赠额最高的是“70后”,达到每人104.68元;“60后”排名第二,为每人94.62元,与人群收入水平有较强的相关性。

专家说法

网络平台上慈善项目需更多元

刘佑平分析称,2015年,对于正处在换挡加速期的中国慈善事业来说,是值得书写和纪念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慈善年度捐赠再创历史新高,慈善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创新捐赠方式,打造捐赠平台、拓展业务领域、完善资助机制、激发民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

比如,个人的小额捐赠总额有所上升,普通民众进行小额捐赠的规模不断扩大,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社会的慈善氛围愈发浓厚,全民参与慈善的形势日渐成熟。这一趋势与网络捐赠平台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公开、透明、便利等优点,使网络捐赠成为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献爱心的首选途径。

刘佑平也强调,未来网络捐赠平台应注重慈善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引导民众对慈善加深理解和参与。“从我们的调研看,在微公益、腾讯公益和蚂蚁金服公益平台上,医疗救助是捐款的主要去向领域,分别占三家平台的81%、50%和17%。从捐赠方来看,三大捐赠平台上扶贫济困、助医、助学这些传统慈善领域仍是热心网民的关注重点,而环境保护、安老等领域,不仅项目数少,而且项目平均筹款额也在均额之下,反映出捐赠方所关注的慈善领域仍有待扩展。”

慈善行业日趋专业化国际化

刘佑平认为,整体而言,从捐赠角度来看,中国慈善行业呈现出法制化、网络化、社区化、国际化的特征,同时,专业化发展和模式创新成为行业的双轮驱动。

“具体来说,新型捐赠和公益慈善支持方式——公益创投2015年度在社会与政府两个渠道齐头并进。政府主导的公益创投在2015年向纵深发展,众多区、街道一级政府加入进来,资助和培养社区公益慈善项目。政府主导的公益创投吸收社会资本,邀请专业公益支持型机构运营,表现出多方参与合作的特点。”他说。

与社区公益创投相辅相成,社区慈善成为2015年中国公益慈善新热点。社区慈善以社区互助会、社区基金会、社区志愿者组织等为载体,在各社区内形成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的慈善氛围。众多社区慈善组织进入社会组织孵化园,并得到公益创投的资助。

另外,去年也是中国国际慈善合作突破性的一年,“国际慈善组织在华活动不再局限于直接捐赠、单方开展项目等方式,而是开始与国内机构形成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中国民间慈善组织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从2015年起实现了"走出去",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在当地开展长期、可持续、本土化的援助项目。”刘佑平介绍。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