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国电信史凡:NFV引入因地制宜 着力避免“软烟囱”-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5:54:2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C114讯12月8日下午消息 (高娟)在日前召开的 2016 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 上,中国电信网络重构开放实验室运行中心副主任史凡表示,中国电信引入NFV希望达到三个效果:跨域跨网协同、软硬件

C114讯12月8日下午消息 (高娟)在日前召开的 2016 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 上,中国电信网络重构开放实验室运行中心副主任史凡表示,中国电信引入NFV希望达到三个效果:跨域跨网协同、软硬件解耦、向第三方能力开放。同时他指出,中国电信在推进NFV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理想和现实的结合。在NFV的引入、建设和研发应存在多种模式,中国电信现阶段要重点做的工作是怎么避免形成新的软烟囱。

史凡认为未来的网络架构上的特征一定要具备这四个方面:第一是网络要尽量简洁,网络的层级、种类、类型、数量和接口应尽量减少,降低运营和维护的复杂性和成本。第二是网络要敏捷,网络提供软件编程能力,资源具备弹性的可伸缩的能力,便于网络和业务的快速部署和保障。第三是网络要开放,网络能够形成丰富、便捷的开放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应用所需。第四是网络要集约,网络资源应能够统一规划、部署和端到端运营,改变分散、分域情况下高成本、低效率的状况。

中国电信史凡:NFV引入因地制宜 着力避免“软烟囱”

为实现上述目标,面向2025年的中国电信目标网络架构从功能层划分,将由 基础设施层 、 网络功能层 和 协同编排层 三个层面构成。史凡认为, 十年以后,运营商的网络除了少量的设备不能虚拟化之外,绝大多数都可以用通用的资源池来承载。

2025年中国电信的目标是实现80%的网络功能能够虚拟化,同时面向客户按需调度,这类似于AT&T的服务能力,我们要成规模提供。 同时,史凡透露, 中国电信前端部门明确提出希望在2018年左右实现50%以上的政企客户的业务提供按需部署。

史凡坦言, 中国电信现有的软硬件耦合的专用硬件除了成本非常高,业务上线也非常麻烦。例如在推动宽带接入按需提速时业务部署时无法在全国部署下去,还需要到全国各省统一去配置。所以,我们认为传统的专用硬件的模式是一大障碍,很容易被厂商锁死,而NFV的引入可以从CAPEX和OPEX两方面都可以降低成本,并实现网络功能的按需灵活配置。此外引入NFV还能实现新业务的快速加载和资源的按需扩展。

随着NFV技术这几年的发展,转发性能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中国电信在推进NFV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理想和现实的结合。 史凡指出, 在某些情况下,现网要求非常高时就不应该过多去追求BRAS对现网实体在转发能力上的期待,如果走这条道路,可能短期之内是打不赢的。我们更多的是在特定场景里引入vBRAS。

在谈到中国电信在NFV方面的引入与实践这块,史凡指出, 因为NFV是一个全新的系统,所以我们要看好整个NFV的引入、建设和研发这块应该存在多种模式。我们一定要做统一的NFVi,一定要做到三层解耦模式才是真正运营商所需要的NFV。所以,我们现阶段要重点做的工作是怎么避免形成新的软烟囱。

针对在MANO解决方案一直在提直接模式和间接模式哪一种更好的问题,史凡认为间接模式肯定是必然选择。 因为在资源调度的保障能力,在安全性和集成的难度上来讲,间接模式是更有利的,直接模式只有在性能处理方面是略微有一点优势,所以对于运营商以后部署来说一定要以间接模式为主。

此外,史凡非常认可CORD这个理念, CORD也是中国电信未来努力的方向,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有很多复杂的工作要做。同时他强调, 在NFV引入的初期OPEX一定上升,实事求是来讲,NFV的引入使得我们现有的维护和管理界面更加复杂,尤其是相关的责任主体会更加繁多。

伴随网络重构,中国电信也成立了网络重构开放实验室,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业界更多的合作,推动产业的成熟,加速业务具体落地。史凡最后强调, 我们未来的NFV一定是统一的和标准化的。我们引入NFV希望有三个效果,第一是一定要做跨域跨网协同,未来提供给用户的一定是端到端的能力,第二是软硬件解耦,第三是希望借助这些手段能够向第三方做能力的开放。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