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互联网宝宝类理财收益率呈下滑走势-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5:46:3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1月银行理财发行9597款 1369款 16.64% 人民币产品9408款 16.15% 外币产品189款 47.66% 理财期限 3个月以内占39.10% 3-6个月占32.86% 6-12个月

11月银行理财发行9597款

1369款 16.64%

人民币产品9408款 16.15%

外币产品189款 47.66%

理财期限

3个月以内占39.10%

3-6个月占32.86%

6-12个月占25.68%

12个月以上占2.36%

环比增加

本报讯 (记者 许佳)来自移动金融智选平台融360的监测数据显示,11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6%,预期收益率比上个月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1%,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6%,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

在分析师王梦升看来,目前常规理财产品的收益已经呈探底状态,从不同类型的银行理财产品看,城商行及股份制银行收益最高。由于国有银行发行的低收益保本类理财产品比例较大,为此收益相对降低,在收益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购买中小银行的产品。

来自普益标准的最新报告显示,进入2016年后,受经济下行影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及银行系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出现了持续向下的走势,但整体来看,银行互联网产品收益率仍然保持了相对明显的优势,“在2016年,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向下趋势非常明显,至11月下滑幅度达0.59个百分点。而现金管理型银行理财产品则表现出较为稳定的走势,平均收益率保持在2.96%,领先互联网"宝宝类"产品0.2个百分点。”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指出。

除收益率劣势外,在魏骥遥看来,互联网“宝宝”类产品所蕴含的风险也相对更大,"宝宝"类产品的本质是货币基金,这类产品虽然整体风险较小,但并非毫无风险,尤其是在其规模迅速扩张过后,由于自有资金较少,在风险事件爆发后较难通过自有资金垫付的方式兜底。而银行自有资金相对更加充裕,资金再募集能力也更强,且在目前刚性兑付的大环境中,兑付情况直接与银行的声誉挂钩,安全性明显更高。”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