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思想观念的逐渐开放,人类最原始的冲动不再那么“不可描述”。虽然支付宝社交撩失败了,但在这个大背景下,被压抑已久的荷尔蒙经济已开始井喷:社交、情趣电商、网络直播等产品分别在各自领域疯长。狂欢背后,却各有各的难。
社交产品的春梦
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有一个微信,还有一个陌陌,那么你会觉得,一个是做正经事的,一个是……
可见,人们对微信和陌陌的定义和归类要远远深刻于对两种产品使用者的人品判断。微信与陌陌,虽同为社交产品,但二者的风格却相去甚远。一个是熟人社交,一个是陌生人社交;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个在聊,一个在撩。
说起陌生人社交,很多人难免想歪。
但人也是矛盾的。一方面,被中规中矩的传统思想束缚,用道德的标尺评判突破传统思维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又在荷尔蒙的刺激下被默许做着“离经叛道”的事情。
于是,在陌生人社交这件事情上,荷尔蒙被反复消费。
自从仅比微信小几个月的国内陌生人社交软件鼻祖陌陌于2014年底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越来越多想在微信这棵大树下寻找斑驳阳光的草根创业者开始紧急刹车,扭转战略方向,把目标锁定在了陌生人社交上。
和陌陌一样有着“萌萌哒”名字的探探,玩的也是这一套。
探探和陌陌有着极为相似的基因。探探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工具,使用者可以在探探上通过左右滑动认识附近的人,左滑再见,右滑喜欢。陌生男女可以直接添加喜欢的对象为好友,聊天或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
按照探探方面的说法,在找人方面,探探的后台会根据用户的相貌水平(根据被左滑和右滑的次数)和职业、收入、爱好等信息,推送与之更有可能匹配的异性,双方对彼此都是右滑(喜欢)后,自动成为好友,建立联系,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免去了用户被不喜欢的人骚扰,另一方面也让他们能更快地找到喜欢的人,不必大费周章等待对方同意加为好友,再试探性地聊天。
和所有社交产品一样,探探也把用户体验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荷尔蒙尽情燃烧。
探探的后台有专人审核用户照片,明星、宠物或风景头像将直接被枪毙。同时,由于男性用户在陌生人社交场景中更具有攻击性,探探对男性用户的要求近乎严苛。后台会自动对发出“约炮”等敏感词汇或“不会聊天”的男性用户进行降权,而表现越好的男性用户得到的曝光率会越高。如果一个男生配对成功十个女生,但他只选择和最好看的一个女生聊,这种行为也会被“机智”的后台发现,从而被降权。但是平台对女生并没有这样的限制。
“探探试图寻找的是"约会"和"找个人结婚"之间的"中间地带"。”探探负责市场的管理人员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定位自家产品。显然,这个“中间地带”充斥着浓浓的荷尔蒙味道。
用户在社交软件荷尔蒙的驱动下寻找着自己的“约会”,依托荷尔蒙经济的社交软件又何尝不在做着自己的春梦。
“不可否认,像陌陌以及现在的探探,在交友初期用户都很活跃,但会有一部分用户在和陌生人聊熟之后产生信任,彼此互加微信,之前的陌生人社交软件甚至干脆不用了,这是阻挡不了的难题。”曾经做过社交APP的一位人士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在这个过程中,陌生人社交软件相当于一个桥梁,最终会把一部分用户导到竞争对手那里去,这很可笑。”
就算和陌陌一样,在这条灯光有些昏暗的路上越走越强,最终如何洗白也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毕竟,沾上荷尔蒙,就是一条不归路。
不信来看,连从2014年上市以来一直努力让自己登上大雅之堂的陌陌,至今都没有摘掉“约会神器”的帽子。
新金融记者 王晓东 孙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