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数据洪流“惹火”人工智能,英特尔建立生态链方式合作加速AI应用-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5:32:1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C114讯 12月2日消息(林想)在日前召开的 2016英特尔人工智能论坛 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人工智能之所以吸引大家关注的根源在于数据洪流。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各个领

C114讯 12月2日消息(林想)在日前召开的 2016英特尔人工智能论坛 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人工智能之所以吸引大家关注的根源在于数据洪流。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一定要端到端来看,今后整个产业的创新速度才会加快。为此,英特尔在AI领域的合作已经全面加速,它是一定是一种生态链的全面配合。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

数据洪流 惹火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许多的理论和原理,而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完成很多人类所不能完成的工作,最后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2016年是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的一年,在这一年,建立了无数新企业、开发了无数新技术、新应用。但为什么人工智能最近会这么火呢?

人工智能之所以吸引大家关注的根源在于数据,庞大的数据洪流。 杨旭认为, 我们身处在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切东西都联在网上,而且越来越智能,都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所以人工智能这个技术的关键性就在把收集的数据怎么更好的挖掘、分析,然后利用起来,实现增值,从而给你带来增值的业务,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人工智能。

杨旭指出,现在我们身边一切的数据发生的变化太大,数据的特征在发生变化,数据的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人联网,每人一天最多也就平均产生1.5GB数据量。一个智能医院联网,医院的设备,每天产生3000GB数据量。一辆无人驾驶的智能车要联上网每天产生的数据量是4000GB。如果一架飞机联上网,每天产生4万GB。中国现在正在推动 智能制造2025 ,工厂如果联上网后每天会产生100万GB的数据量。

杨旭表示,在庞大的数据量里边,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引领状态。4.2亿的互联网用户;机动车拥有量已达到2.85亿;网约车每天数据量是70TB;最近的双十一实现了1800亿元的销售额,所以中国产生的数据量相当庞大。

英特尔将建立生态链方式合作加速AI应用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量,大家都在关注AI,寻找不同的发力点。

杨旭指出, 英特尔要端到端来看寻找AI突破点,从终端、前端数据的产生到采集,到数据高速的传输,到数据进行到分析、挖掘、处理、储存,最后在云端把它变成真实的、有用的、能够改变体验效果的服务,整个这一切英特尔称之为良性循环,也是一个创新的循环。

杨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一定要端到端来看,今后整个产业的创新速度才会加快,给人们带来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一旦形成良性循环,我国的 智能制造2025 里面越来越多的工厂会更加智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增值和创新。而且零售业会更多捕捉到人们的消费习惯,无人驾驶会更加安全,精准医疗更不用说,它会真正找到以前无法找到的一些靶向的药来解决人类以前无法突破的疾病,像癌症等等,在未来十年可能都有很大的突破。体育方面,对运动员的培训,教练员的教学,到观众整个体验效果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杨旭还分享了英特尔未来在AI的合作计划。英特尔一直秉持开放心态,建立生态链、产业链的方式在合作,AI也不例外。未来公司将在中国以及在全球范围内,从学术界到各领域的合作伙伴进行更多的人工智能的合作,从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到一些应用。

杨旭表示, 英特尔在AI领域的整个合作已经开始,而且在加速,所以一定是一种生态链,整体的、完整的、全面性的配合。

此外,杨旭强调, 人工智能光有技术上的突破,没有应用的开发在关键领域无法应用起来也不行。英特尔有一个意愿,人工智能很多时候不光是技术上的突破,还应该广泛得以应用回报社会,解决社会上的一些很棘手的问题。例如,在精准医疗、寻找失踪的儿童等方面。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