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报讯 (首席记者 丁炜娜) “农民巷有游商卖烧烤,造成空气污染,请迅速处置。”昨日上午,接到数字城管监督员上报,兰州市城关区数字城管平台立即将信息批转至辖区城管执法中队。40分钟后,事件处置完毕,私自摆摊设点烧烤的游商被清退。
数字城管“精耕细作”
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即时处置
在今年的冬防及小街巷治理中,兰州市城关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发挥了辖区监督员的作用,用1672只“天眼”和辖区所有监督员的力量,成为了城市管理的“小灵通”。该中心主任张建虎告诉记者,“近期,中心在发现问题和案件采集方面,加大了冬防类案件的采集力度,重点加强对焚烧垃圾树叶、烧烤摊点、煤烟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源的监控。”
同时,城关区采取了即时反馈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通过数字化平台、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街道和部门进行处理。
视频监控加监督员
盯紧辖区每一处城管问题
11月30日晚上10时,兰州市城关区数字化城管的监督员发现静宁路上有小摊贩售卖烧烤食品。监督员立刻拍照取证并上传至综合整治微信群,第一时间联系城市管理执法队员来处理。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1672个视频监控探头全天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焚烧垃圾树叶、烧烤摊点、煤烟污染、工地扬尘等问题,将第一时间移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更为重要的力量是分布在全区各个街道社区的监督员,“机器和人相结合,机器能看到的毕竟是面上的多一些。而我们的监督员就不一样了。”张建虎说。结合城关区冬防问题多发区域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克服了监督员力量紧张的问题,对监督员进行调配,将监督重点放在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涉农街道等大气污染高发、多发地区。
同时,在东岗、盐场路、草场街、靖远路、伏龙坪等街道均增加2至3名监督员,特别是在雁滩地区,由原来的14名监督员调配增加到50名,强化监督力量,增加巡查频次,协助街道及时发现问题,为雁滩地区的冬防整治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