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萌
罗一笑事件在短短三天之呈现病毒式发酵。在一些参与“赞赏”“捐款”的人们出现反悔、质疑后,事件与最初罗尔的企盼渐行渐远,甚至失控。
从最初同情的转发捐款,到逐步相信眼前真相后的斥责,朋友圈里的朋友们似乎都身陷在转发再转发的怪圈,这样简单又低成本的行为在帮助事件大面积刷屏后,也蚕食着公信力。
或许,人们还在探究那篇动情至深文章的真实目的,或许一些公众号还在通过粘贴、复制、整合、评论的方式在吸引关注“罗一笑们”的再次转发。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媒体,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个公众事件借此发酵传播,又一次次地经历着全民探案。或许,这个时候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管理部门如何加强监控、引导,如何在第一时间应对公共舆论事件。
自媒体平台如何规范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不能总是依靠网络的自我净化功能。长此以往,伤害的是公众的安全感、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公信力。 信报记者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