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是最火的话题,“互联网+()”的括号里面容纳着无限可能与发展空间。佳木斯将电子商务、“互联网+”工作与优势产业相结合,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在吸引了众多电商“大咖”来佳木斯开展业务以外,本地优势产业也抢抓电商发展的新机遇,目前佳木斯电子商务工作正在蓬勃发展。
《佳木斯日报》作为传统纸媒,在新时代中敏锐抓住电子商务、“互联网+”发展契机,引进全媒体传播矩阵,新闻网站、新闻APP、网络直播等新兴传播手段使原本平面的新闻纸变得立体,受众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看文字、视频新闻的直播。整套直播技术系统在全省媒体中独家拥有,是对传统纸媒的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佳木斯日报》内引外联,在淘宝、京东商城开设了“佳木斯馆”,佳木斯日报创业产业园也盛大开业,成为全市经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佳木斯积极推动在建大项目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佳天国际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结合农副产品果蔬批发市场,创建了“农商网”电商服务平台,在实现统一结算的基础上,为园区商户提供线上销售交易功能,完善农副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分拨中心配套功能,为园区商户勇闯互联网创造平台,佳天国际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的共同努力,将园区打造成涉农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三江商贸城、利达佳天下、万达广场、0454街区等在建项目目前正在建立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为自身企业提供线上服务,推动交易方式创新。“毅德城电商产业园”项目电商平台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将进入实施阶段,力争建设成我省规模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服务门类齐全、辐射周边及俄罗斯的综合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项目。
近年来,由于佳木斯发展电子商务环境的日益优越,通过走出去招商洽谈,大力宣传我市产业基础和城市区位优势,已有一批电商企业落户我市。中国普天科技公司配合我市成功通过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评审,智慧城管和城市管网建设项目已中标,还为佳木斯规划制定了城市一卡通方案;浙江讯唯电子商务公司与职教集团合作,于今年4月建立了佳木斯市电子商务培训基地,下一步拟落地电商运营服务中心;持续运作了4年之久的中国网库项目已落地郊区,中国农机产业网平台项目已开始上线,帮助中小企业转型的“腾计划”也正式启动;“唯品会”在我市拓展了物流配送业务,开通了桦川、桦南、汤原、富锦、同江、建三江、抚远等运输配送网点,与交通部门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客运班车及物流班车同步配送,已实现快件配送量累计达46.8万件,单日平均配送量达1300件;北京迪易克斯公司小宗农产品(000061,股吧)交易平台项目与我市达成合作协议,近期正在办理落户手续,即将落地;重庆秒银公司的“秒赚”APP广告平台落地我市,服务于冬梅豆粉、力佳食品、东龙鲟业等本地企业近1000家,年收入200多万元,目前正在探讨落地去库存项目“秒赢易货”;苏宁云商(002024,股吧)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2016-2017年布局线下服务站,完善物流体系;京东集团已来我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各县市建立服务中心,加快网络布局。
在国内一线电商企业的带动下,佳木斯的本土电商和微商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佳木斯市九福网络公司自主研发的“药福医药招商网”,服务全国医药行业企业达3600余家;佳木斯鼎鑫电子商务公司的“城市一卡通”消费卡会员达到近3万人,服务商户已达212家;阿里巴巴在郊区的“农村淘宝”项目自6月上线以来共有36个村开通了服务站,目前日订单量达300余单,月销售额近百万元,下一步还将开通11个乡镇的蚂蚁金融服务;汤原县“中国·美淘村”电商平台建立了5个线下体验店,大米、木耳、山核桃工艺品等农特产品已产生线上交易量;同江的“村掌柜”电子商务公司村级服务站已覆盖各个乡镇;我市自创品牌“惠生活”“全知道”“微生活”“跟前儿”“脉亿”等手机微商APP平台流量不断攀升,粗具规模;金海大地和大昌米业2家有机米企业利用深圳融创移动微营销平台销售有机米100多吨;“美团”“拉手网”“饿了么”“驴妈妈”等生活服务业微商在我市社区服务、餐饮酒店、休闲旅游等领域也得以广泛应用。佳木斯的传统商贸业受到电子商务浪潮的影响最大,对此,他们积极应对,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顺势而动。大商佳木斯地区集团于2014年7月正式开始上线运营,通过移动手机端为实体百货店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商户实现一店双开。2015年实现线上交易额8000万元,目前会员已达15万人,线上交易额突破1.78亿元;“苏宁易购”2015年网上交易额已达5000万元,同比增长66.7%;大润发的“飞牛网”2015年网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0%以上。
绿色农产品食品是佳木斯主打品牌,也迅速进入了“互联网+”的快车道。时代农业电子商务创业园的佳木斯大米O2O体验店,秉承“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广佳木斯大米以及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今年1月上线运营以来销售佳木斯大米1000余吨;佳天国际建设了1.4万平方米的海关监管区,冷储能力达3万吨,“农商网”完成了电脑端、移动端的微商城建设,上架农副产品5大类388个品种,年初以来网上销售额已达1035万元;龙佳美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荟萃龙江及俄罗斯名优特产,精心打造“龙佳美农”绿色品牌,2015年上线并实现销售270万元;桦川星火米业的天猫“东北星火大米旗舰店”叫响佳木斯农产品绿色品牌,2015年线上营业额突破800万元。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市的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跨境电子商务等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9个乡镇和105个村电商服务点的基础功能日益完善,企业自主研发的“洋葱头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基础功能已经完成,PC端和手机端电子商城已进入平台内测阶段。
据统计,截至目前,佳木斯各类经营性网络主体已发展到2760户,其中:网站640户,二级域名网页2104户,电子商务平台18个。在佳木欺经营的快递品牌已达23个,快递经营网点169个。(采编: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