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完没多久,堆积如山的包裹,让很多快递小哥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快递实在太多,很多快递小哥常常深夜12点都还在送包裹;快乐,是因为送的快递多了,自己也能多挣点钱。出现快递小哥猝死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他倒下时,说的那一句“好累”,真的让人心痛。
不过,这位快递小哥据说11月上旬才来,才做了十多天的事情,到底是因为过度劳累,还是因为别的身体原因导致猝死,我们暂时还无法判断。虽然快递员从事的,被称为是高风险、高强度、高负荷的“三高”行业,但总的来说,快递员猝死事件仍然是极小概率的,可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似乎不应该被过度解读。
我注意到,人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除了同情之外,目光更多集中在保险上。因为这位猝死的快递小哥,是没有保险的。但是你想想,在任何一个行业,才干了半个月,还在试用期,要求老板购买五险一金,真的不现实。尤其是,很多快递员都是因为双十一活儿多,临时性干一小段,并不准备长干。
从整个行业来看,快递员投保率本身一直很低。公众的猜想,是因为快递企业都是“承包制”,个人花钱承包一个片区,然后再雇佣快递员进行快件投递,自负盈亏的承包商可能为了省钱,不想给快递员买保险。但更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快递员这个职业,确实人员流动性很大,干几天不想干了也许就走了,承包商只给员工购买意外伤害险,不考虑签合同也不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有其现实的难处。
从法律上说,不签合同、不买保险,当然有问题。但如果强制快递承包商都必须这么做,那必然意味着成本提高,结果只能是快递价格的上涨。所以,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快递员猝死这样的偶然事件,大家都去扮演道德家,高举法律的大棒,结果很可能南辕北辙。
虽然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临时工的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临时工始终都是真实的存在。据说,《劳动合同法》修订已经纳入全国人大的议事日程,如何调解关于临时工购买保险等相关问题的现实矛盾,需要一并考虑。
对于同情猝死快递员的普通网购者来说,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对熟悉而又陌生的快递员,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苛责。世上各行各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未入一行的门,就不可能了解那一行里的辛酸。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