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18日在桐乡乌镇顺利闭幕,嘉兴水上安保工作经过近10天的全力冲刺已于11月20日全面结束。自互联网水上安保工作启动以来,嘉兴港航管理系统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推进水上安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安保管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期间,嘉兴港航系统累计投入海事艇45艘,安排执法人员450余人(包括巡航人员、信息比对等),其中管控水域内的12个水上交通管控点,投入各类管控船、艇37艘,其中海事艇28艘,大马力疏航艇2艘,打捞船2艘,工作船6艘,危化救助船1艘,现场执法人员148人。管控期间,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累计出动现场管控值勤船艇655艘次,现场管控值勤2738人次,劝返船舶24艘,其中危险品船舶8艘,实现了水上交通安全零事故,水上警戒安保无差错的工作目标,维护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总体稳定,为互联网大会提供了安全、畅通、有序的水上交通环境。
在执行水上安保任务期间,嘉兴港航举全局之力,集各方力量紧密配合,在水上安保工作中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批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整合资源,创新交通管控模式。根据水上安保工作实际,对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和判断,确定管控水域和安保等级,制定一套结构严谨、科学实用的水上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在管控期间实行分级管理,采取动静互补,航道隔离、巡控与守候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实施保卫方案,使其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管控实效。同时,延伸海事工作触角,树立 一盘棋 思想,加强与毗邻海事管理机构沟通协作,主动通报情况,积极配合,形成工作整体合力,建立和完善了水上交通联络协作机制和水上交通安全保障联动机制,凝聚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二是主动作为,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形成了以市局水上交通指挥中心为基础、管控水域现场指挥部为中心的应急指挥系统,并根据管控水域实际设定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充分估计面临的复杂形势,不断优化应急响应机制和程序,提高应急处置和综合救助的效率和能力。同时,组建水上应急救助队伍。以水上管控点为依托,社会专业打捞、拖带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单位为主要力量,形成条块结合的搜救网络,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从而有效提高了安保期间海事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三是软硬兼顾,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加大信息化投入,通过建立和完善船舶动态监管和导助航信息系统,实现管控水域内航行船舶的动态监管,充分发挥远程监控与现场巡查联动优势,形成信息共享和高效便捷的非现场监管模式。在此次安保工作中激光流量观测系统、高清视频监控、船载AIS等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保障了水上安保工作的事半功倍。管控期间面对执法人员少、安保时间紧、检查任务重等现实困难,嘉兴港航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扬不畏艰难、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严格执行管控命令,强化航道巡查,凭着一股 韧 劲,始终保持管控水域的航道畅通和船舶的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