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产业要上移渠道得下沉 生鲜电商步子别迈太大-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4:44:05]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潍坊报道停业、裁员和关店……2016年,笼罩生鲜电商们的阴云难以散去,而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巨头的进入与加持又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生鲜电商的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突围?经济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潍坊报道

停业、裁员和关店……2016年,笼罩生鲜电商们的阴云难以散去,而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巨头的进入与加持又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生鲜电商的发展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突围?经济导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生鲜电商,探访生鲜电商突围转型路径。

好的果实要等

“做农产品(000061,股吧)要放慢生活节奏,改变生活形态,好的果实不能抢,要等。”17日,优果网创始人朱爱宇在潍坊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今年4月,上海生鲜电商巨头美味七七突然倒闭,这家由亚马逊背书的生鲜电商从投资到倒闭还不到一年时间;7月,半成品净菜电商青年菜君被曝出因投资人跳票公司陷入崩盘困境;同月,生鲜O2O品牌爱鲜蜂大规模“劝退”员工,将全国1100人左右规模缩减至700人左右;8月,生鲜O2O企业果食帮宣布停业……

朱爱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当前,整个生鲜电商圈子里弥漫着一种紧张、不安、焦躁和迷茫感,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生鲜电商们自己。

原来生鲜电商们有个十万、百万的销售额就非常满足,现在没有个100%、300%、500%的增长都不好意思见人。原来只要做好产品、技术、渠道做好推广其中的一环就心满意足,现在,生鲜电商们要做产业的上移,渠道的下沉,要做区域化、国际化、智能化、品牌化,陷入大跃进的发展势头中而不能自拔。

“步子太大,控制一下;心慢下来,等等灵魂。”朱爱宇建议做生鲜电商要稳得起、活得久、养得活、做得精、耐得住、说得算。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生鲜事业部总裁王笑松则向经济导报记者形容,当前生鲜电商是一个不断挣扎的“蓝海市场”,虽然是蓝海,但是却哀鸿遍野。

据介绍,全国目前总共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其中7%是巨额亏损,88%是略亏,4%是持平。

生鲜电商为什么盈利会比较难?王笑松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最大的痛点是消费者的固有认知难以被打破,从用户体验这个角度而言,消费者有很多顾虑,在成本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和发展,未来的成本还会越来越高。

王笑松表示,要把生鲜电商这件事情做活,企业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即低成本获取用户的能力、高效率服务用户的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持续投入的能力。

“做农业是个慢活,做生鲜电商同样也是慢活,急不得,需要有耐心,需要坚持的做下去。”王笑松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据透露,京东在生鲜方面的冷链物流投入将达到100亿元,建20个冷链仓,覆盖240个城市,600个配送站。

练好内功等待资本

宝象金融联合创始人杨张兵则表示,对于初创的生鲜电商,两方面非常重要,一是选择产品的品质,另外就是电商自身品牌的打造。有很多新的技术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都给生鲜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最终要从信息流、物流还有资金流这三个方面努力。

天天果园副总裁牟西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整个生鲜电商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消费减少及资本寒冬的到来,但其同时也逼着大家回归商业本质,不再单纯依靠烧钱争取流量、夺取眼球,而是要在内功上下功夫。

“未来生鲜电商分工会越来越细化,资源会更加集中化,整个生态系统会越来越健康。”牟西军表示,生鲜电商的美好未来将是合作、深耕、价值创造。每个平台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在产业链中寻找到自己的独到价值所在。无论是资金、人才、流量等会更加集中朝几个大平台或者垂直类平台集中,产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进入这个产业的门槛也会更高,挑战更大。

本来生活副总裁戴山辉则表示,生鲜电商仍要打造自有品牌,有品牌才不会导致由市场行情定价,而是品牌定价,才能有足够的利润反哺生产者。还需要有好的产品,有好的流量红利,促进品牌的比较,好的产品也需要喇叭,也需要扩音器。

“2015到2016,是资本的低潮,但是生鲜板块依然是最大的吸金板块,超过亿元的融资有很多,生鲜行业充满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全产业链整体水平的提升,生鲜行业投资的热潮还会不断涌现。”戴山辉对于生鲜电商未来充满信心。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