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1月18日报道:对着摄像头向电脑另一端的医生诉说病情,没有人窥探隐私,也没有人用眼神催促你,更不再有“等待三小时、看病5分钟”的仓促……这就是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微医”所呈现的场景。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智慧医疗成为热词之一。有专家指出,医疗云服务固然智能,但如何监管是个大问题,亟待出台完善的体制与机制。
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微医”已于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乌镇。一年以来,微医打造了家庭医生服务平台、微医全科中心、微医全科学院。“我们正逐渐从服务医院慢慢转向同时服务医生和患者,除了提供基础挂号服务外,我们决心推进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便能够让一个家庭有专属的家庭医生。”微医副总裁赵宇介绍,“微医”根据数据核算,通过互联网手段,一名由全科医生带领的服务团队可以将服务覆盖面由传统的一二百户家庭提升到五百户。
据悉,截至10月底,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微医”单日在线接诊量已突破3.1万人次,预计到今年底,日接诊量将达到5万人次。目前,“微医“和全国2400多家重点医院、26万名医生和7200多组专家团队实现连接,拥有实名注册用户1.5亿。今年,其服务量已经超3.5亿人次。
事实上,类似“微医”的“云医院”服务可谓在行业内百花齐放,有健康管家,有医生工具,还有分级诊疗。此外,不少“云医院”还有远程会诊、在线诊疗、专家团队,甚至居家监控等。但这一诊疗新模式也同样面临行业风险。以在线诊疗服务为例,医生在网络环境下不能直接接触患者,只能听从患者的口述或结合部分诊断报告,这样的诊断是否暗藏医疗风险?
“规范的云医院必须建立在一个完善的医疗数据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线上线下应充分结合。”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兰娟表示,智能医疗的重点主要涉及四方面:智能诊断、智能医疗、智能群体健康管理以及智能医药的监管。李兰娟呼吁,希望制定更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尤其是数据的标准,同时建立国家级的数据中心,让规范化的智慧医疗惠及更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