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中科院推出深度神经元网络处理器:每秒可处理160亿个神经元-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4:28:19]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C114讯 11月17日早间消息 昨天,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16日在乌镇召开,国内互联网大佬悉数参会。在当天下午,大会举办了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凝晖表示,

C114讯 11月17日早间消息 昨天,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11月16日在乌镇召开,国内互联网大佬悉数参会。在当天下午,大会举办了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凝晖表示,计算所在过去8年一直在寻找新的处理器结构,让计算机处理器比平常用到的个人电脑或者手机里面的处理器快上100倍,让计算机具有像人一样的智能,多年的努力,成功研发出了 寒武纪1A 深度神经元网络处理器。

人脑是怎么产生智能的?科学家发现人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一种神经元细胞,这些数量巨大的神经元细胞,通过数量更多的突触相互连接,这样就产生了神经网络,人脑就是借助这样的神经元网络进行处理,所以有了认知、感知和逻辑推理这些智能活动。计算机科学家受到这样的启发,就在计算机里用虚拟的神经元和虚拟的突触把他们联结在一起,构成这样多层次的人工神经元网络,这些神经元网络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语音识别和视频识别领域里,它的识别精度已经超越了人类。

不过,用这种普通的计算机来运行神经元网络,它跟人脑的速度相比太慢了。所以,中科院寒武纪芯片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设计,采用专门设计的硬件神经元,加上硬件设计的突触,构成了计算单元。为了让这个深度神经元网络连接更快,设计了专门的存储结构,还设计了完全不同于通用CPU的指令集,因此它变得非常非常快,每秒可以处理160亿个神经元和超过2万亿个突触。在功耗方面,中科院寒武纪芯片还会变得非常的低,只有原来的1/10。

在孙凝晖看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芯片放在智能手机里,甚至在未来可以把整个Alpha Go的系统都集成到手机里。几乎所有的人工智能应用,都将因为这个芯片而受益,也因为有了这颗功能十分强大的芯片而充满了想像的空间。我们这颗为人工智能而生的芯片,将会出现在非常多的智能玩具里边,出现在摄像头里边,出现在家庭用的服务机器人里面,也会出现在后台云端数据中心里面。所以在今年中科院也成立了一家产业化公司,把科研成果推向产业,该款芯片的IP也授权了企业进行生产,未来希望与更多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构建智能时代的生态系统。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