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主持人:从2009年起,“双十一”逐渐变身成为购物狂欢节,电商企业更将其视为行业年度盛事,消费者买买买,电商企业忙忙忙,每个人都不再是旁观者。2016“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据官方数据,天猫一家平台的总交易额达到1027亿,再次创造了电商销售奇迹。
今年“双十一”,山东创客联盟携手互联网品牌孵化器“智汇蓝海”推出特别策划活动,邀请百位创客走进本土知名电商品牌韩都衣舍,进行了跨夜现场观战。经历过8年的发展,“双十一”究竟经历了哪些变化?对于电商企业而言,“双十一”具有怎样的行业意义?不妨来听听参与观战的创客们会如何回答。
一家之言
去年“双十一”,韩都衣舍实行网商品牌支持计划,拿出了韩都天猫旗舰店首页最佳档位,邀请到20家本土优秀电商品牌,共同进行品牌形象展示。今年,韩都衣舍首次邀请企业来参观,并现场跨夜观战,并首次公开仓库。本土电商品牌的“双十一”玩法,逐年花样翻新。
“分享”是互联网公司的 自然属性
贾鹏(智汇蓝海孵化基地 总经理):今年,继续由我担任韩都衣舍备战“双十一”的总指挥,回忆过往依然感慨颇多,有很多辛酸的记忆,也有辉煌的战绩。
对于我们而言,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一个特别系统的工程,当12点一过,大家就可以时时看到销售数据的变化,我们此刻的内心是非常忐忑的,今年的预热效果怎么样?发布会是什么情况?需要在什么节点做什么样的调整?我们要根据最新近况,时时做出策略的调整。“双十一”是电商人的狂欢节,而销售额肯定是一个不可避开的话题,过去的数字都历历在目,2014年韩都衣舍的销售额定格在2.7亿元,而且是在50分钟就突破一个亿,去年的时候30分钟突破一个亿,最后的销售额定格在2.84亿,而对于今年的战绩,也特别的期待。
我们其实想把“双十一”这样的场合,做成互联网人的一次聚会,让大家来这里做客。十年前,在山东济南,一个小企业能够一步步成长到今天,从创业小公司到挂牌新三板,期间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我们想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而分享正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一个特点,互联网公司从来都不是封闭的,因为现在几乎任何事情在互联网上都是透明的。
七嘴八舌
本年“双十一”,有近百位创客走进韩都衣舍现场观战,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屏幕的销售额在不断的滚动,难得这么近距离的感受互联网速度,大家都纷纷拿出手机,内心激动万分。而对于“双十一”,现场的互联网人纷纷表示有话要说。
“双十一”多了一些套路
问题一:今年的“双十一”,你们的团队参加了吗?如何看待这场购物狂欢节?
朱涛(烩道 创始人):今年的“双十一”,我们公司没有参加,虽然是一场电商狂欢,但还是要根据自身的产品特性/渠道及客户的不同来确定。但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依然会以消费者的身份参加,“双十一”是一场价值及销售额的狂欢,现在形式化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比如说刷单的出现,但相信这场狂欢终归会从浮躁回归理性。
蓝微(摘药山合伙人):我们今年也没有参加,感觉产品还不够成熟,准备备战“双十二”,不过这次来现场观战,亲身感受比拼的感觉,感触颇深,看到不断刷新的数据,这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今,“双十一”是电商行业最大的盛典,一年的努力,都在这一天得到检验,而检验的标准就是销售数据,我们比较关注产品的风格和分类,这些数据都是哪些产品产生的,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是电商新人,数据可以帮我们确定发展的方向。
刘起芸(爱奇艺广告销售):这几年“双十一”有了一些变化,但于我来说意义不大,我买东西还是需要买什么,不管是不是便宜都会买,消费者对纯粹的价格战已经不感冒了。
递增的销售奇迹只是表象
问题二:每年的“双十一”,电商公司纷纷摩拳擦掌,大家都是如何看待这场电商大战?以及逐年增长的销售数字。
蓝微(摘药山合伙人):在我看来,电商大战分两种:一种是品牌团队的作战能力,考验的是团队的承受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另一种是品牌和品牌之间的竞争之战,考验策略、品质、视觉。不管是哪种大战,都是在促进行业的进步和优化。
但“双十一”持续了这么几年,已经有些疲软了,形式老套,跟不上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但是有它存在的必要。就像春节晚会,虽然现在每年都引起各种不满和吐槽,如果停播了,大家除夕夜就没有娱乐了。
刘起芸(爱奇艺 广告销售):如今的“双十一”,各家平台都在死撑,获利方是产品品牌。这两年,电商平台的颓势已经很明显了,被各家垂直细分电商平台分流很多,加之智能硬件和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我个人感觉3—5年电商平台可能会遭遇一场大洗牌。
虽然销售数据每年都呈现递增,如果从人民币的贬值/人工成本增高,及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其实增幅不大,甚至存有利润降低的可能性。数字只是表象,现在的电商就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价格战”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问题三:“双十一”从一个“现象”到“节日”,大家觉得会继续繁荣下去吗?不妨顺便来预测一下,未来会有哪些变化呢?
刘起芸(爱奇艺 广告销售)“双十一”在最初,其实是引领了大家网上买东西的一种消费理念,但现在网购已经形成习惯了,如果电商还是以现有价格战的方式貌似意义不大了,就像马云最近演讲所说,淘宝和京东的危机已经很大了,在出现下一个风口之前没有找好退路,其实是很危险的。“双十一”未来的走向不太好断定,不过因为我是一个科技迷,个人觉得网购如果能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体验会好很多,甚至线下渠道也都可以加入智能化的体验,比如无人店,全智能化服务。
吕晋(颜桃花 创始人):“双十一”引领网上消费的使命已经结束了,如今更像是一个固定的时间节点,但随着消费升级的发展,价格的吸引力在下降,产品的服务和质量更重要。未来应该会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可以借此在海外打品牌,电商品牌也不再是单一,而是走多品牌化。本版文/记者 陈心如本版图/记者赵天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