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姜旺 济南报道
日前,腾讯和美团似乎上演了新版的“农夫与蛇”。
“腾讯不惜余力领投了美团点评的33亿美金融资,不料仅10个月时间,美团点评在支付上的自起炉灶便让双方产生了裂痕。”业内人士如上点评最近二者关系的微妙变化。
或因支付牌照生裂痕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裂痕起因是“美团点评重砸10亿购买的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此前,美团点评宣布全资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拿到梦寐以求的第三方支付牌照,补齐了自身短板。拿到牌照后,美团点评动作不断,近日,又有消息称,此前因缺乏第三方支付牌照而被央行要求下线的美团自有支付功能将很快再次上线。
但就目前的支付市场格局看,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等均出现在线下的门店中,在蚂蚁金服(支付宝母公司)估值高达6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下一个“独角兽”的背景下,微信支付也会继续在线下市场发力,期待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对此,O2O业内人士表示,微信支付由于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美团在支付环节的最大通道商,每年通道费高达近亿元,“如果美团点评逐步使用自有支付手段,对于腾讯的微信支付来说,不但断了近亿元的财路,其在O2O上的战略布局也将被打乱。”
与“BAT”全面开战?
或许,这意味着:在得罪了曾经的投资人阿里巴巴之后——阿里巴巴年初打折出售了美团点评的股份,今年年初领投新一轮融资的腾讯,也将步阿里巴巴的后尘,成为王兴和美团点评的“跳板”。
实际上,从最新的市场行动中,腾讯不是没有察觉。有媒体报道称,在微信钱包的第三方服务中,有滴滴出行、58到家、京东精选等多家O2O服务商。值得注意的是,火车票机票预订由同程旅游提供,酒店预订由艺龙提供,吃喝玩乐本地生活服务虽然由大众点评提供——但这是此前张涛时代的“遗产”,与王兴无关。
“此外,腾讯渐感对美团点评失去把控力后,正在培植新的生活服务平台。”上述O2O行业人士表示,如腾讯与58集团展开了“腾城计划”的战略合作,旨在共同打造“最强社交生活服务综合体”。这对于美团点评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
但客观而言,有了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完成美团点评CEO王兴眼中的“闭环”。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版图中,“BAT”三分天下。美团点评CEO王兴不甘于在“BAT”的屋檐之下,希望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第四极。此前,王兴很自信地认为,美团会成为下一个巨头。在不少美团员工看来,美团即便超不过阿里和腾讯,未来几年市值超过百度是最低目标。
美团点评要想建立自己的互联网帝国,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等于自己的命门掌握在他人手中,梦想的一切就都是“镜花水月”。
不过,这又再次造成这样的局面,即美团点评将同所有的巨头开战:外卖领域,与百度、阿里投资的饿了么、及阿里自身的口碑外卖等竞争;如前所述,支付领域,与百度钱包、腾讯微信、支付宝竞争;互联网电影市场,与阿里淘票票、腾讯微票、百度糯米等竞争。
而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美团点评在今年年初拿到投资人33亿美元的融资时曾承诺,要将目标往“盈利”端靠近。但在强力竞争的互联网市场中,加上没有“BAT”等巨头的支持,美团很难真正短期、快速实现盈利目标。
商业模式被疑有缺失
实现自身盈利、完成追上“BAT”的梦想,这并没有错。但为了支付环节,去“得罪”腾讯这个投资人,实际上更证明了美团商业模式的缺失。
因为,从盈利的角度,美团外卖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而猫眼电影,在接受了光线传媒(300251,股吧)的投资后,目前看,也没有对光线传媒及美团点评自身的业绩带来太大帮助。
对此,业内有观点甚至用“千疮百孔”来形容美团的模式。
事实上,美团烧钱的逻辑在团购、外卖和电影票业务中都暂时领先。
“同样烧钱的逻辑却在酒店和外卖市场接连败北,与资源相对集中、在线化程度高和产品标准化的电影发行不同,酒店和外卖共同的特点是:在线化程度低,资源分散,产品种类更复杂、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等。”上述O2O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就意味着在酒店和外卖领域不是砸钱就能砸出一个市场份额的,而是要注重其背后的技术和服务,这非一日之功。即使现在美团每月在酒店和外卖市场上补贴超过2亿元,仍举步维艰。
不过,虽然模式缺失,美团点评却在本地市场积累了人气,但这些本地消费者,又有多少会在补贴结束后继续使用美团点评,尚值得市场观察。
更重要的是,上演了新版“农夫与蛇”的美团,将会对其他投资人的信心产生打击。对于“缺钱”和“烧钱”的美团点评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