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双十一,原本属于单身汪的日子,变成了剁手党的狂欢节。秒到好货的兴奋,付不了钱的焦躁,宝贝下架的懊恼……从零点直到深夜2点,这一波疯狂抢货的热潮才逐渐平息。
打开精确到秒的数字时钟、保证20M光纤网正常运行、支付宝余额充足……双十一零点,记者在武昌网购达人小佳家中,见识了她抢货的“基本装备”。
零点前五分钟,小佳打开商品页面做好准备,59秒一过,小佳迅速刷新页面按下鼠标,顺利在京东秒到了一款立柜式空调,价格比平时优惠2000多元。“为了熬夜抢购打折商品,今晚我推掉了一切外出活动,在家蹲点”,小佳介绍,双十一零点后的1小时内,自己在京东购买了1万元左右的家电和生鲜食品,比平时购买节省了近3000元。
“网购不再像前两年那样是一种"新玩意儿",现在就像喝水一样成了消费习惯。”小佳说,自己在网上的消费每年基本保持在15万左右,“现在买东西体验也越来越好了,退货很方便,京东一般取消订单后退款马上就能到账,明天白天我还会继续血拼。”有疯狂的购物达人,也有理性消费者。“去年双十一,身边的人都在买买买,我头脑一热买了近6000元的东西。首饰、大衣、保暖内衣、玩具等等,还给家里老人买了按摩椅。”家住后湖的武女士说,头几个星期,儿子和父母对玩具及按摩椅还很感兴趣,但现在早已被闲置起来,既浪费了钱又占用空间。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武女士就理性多了。“提前一个月开始逛网页,真心需要的我才加进购物车,不再随大流横扫一片。”武女士告诉记者,她今年买的最贵的东西是一个399元的烤箱,双十一凌晨共花了3000多元,东西都比去年实用多了。
伴随着一笔笔秒杀订单的成交,双十一的狂欢气氛渐渐攀至顶峰。
零点后29秒,京东下单量就突破了2010年双十一的全天纪录;
零点后3分37秒,京东下单量突破2011年双十一的全天纪录;
零点后15分钟、1小时13分钟,分别突破2012、2013年双十一全天记录;
……
彩电销量超过25万台,平均每分钟卖出8000多台;格力空调销售额同比增长接近500%;冰箱和洗衣机半小时销售额是2015年同时段的2倍以上,洗衣机半小时销售近10万台;变频冰箱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0%,风冷冰箱同比增长超过200%……在双十一零点后半小时,京东小家电品类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300%。在3C品类的疯狂两小时活动中,手机品类销售额是2015年同期近2倍;电脑办公品类销售额是2015年同期的2.7倍,智能数码品类销售额是2015年同期的超过2倍。
截至11月11日12:00,京东商城交易额同比增长78%。0:00至12:00京东累计订单量Top5品类为:手机、平板电视、婴儿尿裤、纸品湿巾、洗衣机。其中原装进口尿裤成销售亮点,花王日本原装进口尿裤销量是2015年同时段的5倍;尤妮佳进口尿裤销量超过2015年同期的10倍。在这些火热的数字背后,国产品牌占据了越来越大的优势,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国产品牌销量增速高于国际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制造和服务优势,中国制造正在崛起。
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期间,国产品牌在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品类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空调品类中,仅格力、美的、海尔三家的销售额占比就超过了80%;手机及平板电脑国产品牌强势崛起,手机销量前十位中有7个是国产品牌,而去年为5个,今年增长最快的手机品牌是OPPO和VIVO,同比增幅为3倍。平板电脑不再是苹果一枝独秀,因为在二合一平板领域的创新,联想销售额增幅为5倍,华为增幅为超过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