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兴市司法局坚持互联网思维,稳步推进 互联网+社区矫正 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在管教帮扶社区服刑人员领域的独特作用,积极助力第三届互联网大会顺利召开。
一、依托 一个网络 。即司法行政虚拟专网。将司法行政机关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出台嘉兴市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持续加大人财物保障力度。坚持安全、高效、便捷的建设思路,依托全省司法行政虚拟专网,在纵向上,顺利实现了省、市、县、镇 四级 联网互通并成功搭建了以社区矫正为主要模块的司法行政综合性业务平台;在横向上,主动对接法院、检察院、公安等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全市社区矫正信息交互平台,切实做到社区矫正信息共享、情况互通、要情共处。目前,已实现了与全市检察系统的平台对接,正积极推进与全市公安机关 打防控 系统对接工作。
二、建设 两个系统 。即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和社区矫正视频指挥系统。按照节俭、必需的建设原则,全市各地牢牢把握加快推进市、县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建设的有利契机,用足用好省拨专项建设资金并争取同级财政配套支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建成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和视频指挥两大系统。目前,社区矫正视频指挥系统已实现全省联网互通,它拥有视频会议、视频指挥和视频监控等多项功能,可同时召开社区矫正视频会议,可实时指挥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处置,可随时监控全市各级社区矫正机构依法履职情况,成为名符其实的 千里眼 、 顺风耳 ;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则实现了全市联网运行,日常工作中,全市积极推行社区矫正电子档案、动态监管、风险评估、巡查督察、在线教育、执法管理 六位一体 的信息化工作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信息化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打造 三个平台 。即监管、教育和帮扶平台。按照省厅关于加强社区矫正 三平台 建设的要求,及时谋划、主动作为,加强与软件开发商的联系沟通,依托全市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成功搭建监管、教育和帮扶三个网络平台,努力实现社区矫正各项业务工作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一是打造好监管平台。开发应用社区矫正电子档案、数据报表、定位监管、网上执法、风险评估、电子腕带等执法管理功能,并加大了执法仪、电子签章、 指纹+脸谱 识别仪、司法E通等必要设施的配备,保障了日常执法管理工作的需要。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只需要一台电脑或一部司法E通,就可以实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动态轨迹,依法办理执法审批工作,大大提升了社区矫正监管效能和执法规范化水平。二是打造好教育平台。设置了法律法规、思想道德、传统经典、警示案例等学习栏目并定期更新,要求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自助式网上学习并做到每月不少于八小时,工作人员则通过平台记录对社区服刑人员当月学习教育情况进行考核。三是打造好帮扶平台。充分发挥矫正委各成员单位的整体作用,有效整合司法、民政、人社、工青妇等部门的便民服务资源,统一设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