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电商专供”不能成为价低质劣代名词-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3:40:56]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又快到“双11”电商狂欢的日子,一大波低价促销产品早已填满了“剁手党”的购物车,不过,消费者在支付定金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要看清网上两三折促销的产品是不是“电商专供款”。此前不少市民反映,自己在网上买

又快到“双11”电商狂欢的日子,一大波低价促销产品早已填满了“剁手党”的购物车,不过,消费者在支付定金的时候一定要冷静,要看清网上两三折促销的产品是不是“电商专供款”。此前不少市民反映,自己在网上买到过“不是假货,但确实"质量缩水"的电商专供产品”。记者调查了解到,“电商专供”产品与实体店确有差别。(11月7日《北京晨报》)

“双11”临近,很多消费者的网络购物车已经被逐渐填满,只等时间一到,就出手下单。但是一些有经验的消费者,却对电商、对网购多了一份警惕心理,因为他们担心买到“电商专供”商品。所谓的“电商专供”,就是专门供给电商,通过网络销售的各种商品,这类商品在实体店是见不到、买不到的。

实际上,为了避免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利润互搏,不少厂家生产专供电商渠道销售的“专供款”早已成为业内的“常识”。按理来说,作为一种销售策略,这么做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电商领域,各大电商平台、各路网络商家之间更容易掀起价格战,而网购的消费者也更喜欢在各个平台和商家之间进行比价,那么为了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厂家就只能想方设法压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于是“电商专供款”往往就成了价低质劣的代名词。

举例来说,有消费者在某电商网站购买了某品牌的羊绒保暖衣,促销价格仅为实体店的三折,价格之优惠确实让人无法拒绝,但是等买到手之后才发现,实体店内的含绒量显示是70%,这款促销产品含绒量却只有30%。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款式的产品,但是在羊绒所占比例上,却差距悬殊。而发现不对的消费者联系电商进行询问,电商却理直气壮地表示,他们这是“电商专供款”,否则价格不可能这么便宜。

而其他类型的产品,从一包纸巾到一台冰箱、空调,也都存在类似的现象,简直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其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一个更加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电商专供款”产品只要符合国家相关的生产标准,并不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所以无法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予以监管。换言之,“电商专供”商品的出现,只是厂商的一种营销策略,即便可能对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损害,但并不违法违规。

所以目前比较务实的做法,一是引导和督促生产厂家、商家通过各种方式对“电商专供”商品做出明确的标识,充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以供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二是需要消费者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多点理性,既不要被电商产品的低价迷了眼,也不要被各路电商频频掀起的价格战携裹进去无法自拔,买回一大堆价低质劣,价值不大的商品。

说到底,“电商专供”不能成为价低质劣的代名词,因为这既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电商的长远发展。

苑广阔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