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按摩椅、围巾、老花镜、广场舞服装……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网络上买不到的。从用的到吃的,从创意围巾到古香古色的茶具,许多互联网商家专门为老年人定制产品,促进老年人网上消费。不过,尽管如此,有些老年人还是抵触“网购”,为什么呢?老人说,怕被坑,担心买到质量差的东西,又不知道退货流程。那么如何规避互联网购物风险?小编来为你出招。
“蚂蚁搬家”太累人
老人爱在网上买大米、油、卫生纸
家住城西的陆奶奶,今年快80岁了,她说,以前觉得网络购物离自己很远,没想到自己现在经常网购,还洋气地用上了“代购”。
老人都爱在网上买什么呢?很久没添置的新衣还是新奇的家用电器? 而大部分老人给出了一致的答案——大米、油、卫生纸买得最多。
这些日常用品超市、小货摊都可以买到,为什么要选择网购?“拎不动啊,网上买能送到家里!”老人们近乎异口同声地说。大米、油的分量不用说,卫生纸体积大,不好拿。
“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对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拎袋大米回家实在是很困难。现在方便了,志愿者帮忙在网上买好,快递能送到家。”陆奶奶说,自己有3个儿子,平时和其中一个身体不太好的儿子同住。
“年纪大了,买日常用品也很累。最近的超市,走路过去要15分钟。今天要是买了一袋米,别的都不敢买了,装小车里,一点点拖回家。有时候没力气,就买散装的米。下次再去买酱油,玻璃瓶的嘛,也重。过几天,再去买卫生纸。一天拖一点回家,跟蚂蚁搬家一样。”陆奶奶的邻居王阿姨说。
实物有色差、买到假货……
如何预防网购频发问题?
田爷爷是一位老教授,他喜欢网购,前几天还给自己在国外的朋友,网购了一本只有国内网站才找得到的书。
“网购方便,而且价格实惠,但是像衣服什么的,我顶多只买几百元的,即使买来质量不行也损失不大。”田爷爷说,他买过最贵的不过是一件600多元的皮夹克。他还分享了一个小故事给记者听:田爷爷的太太在网上买过三次珍珠项链,从三百多到上千不等,结果一对比,发现质量差不多,并看不出好坏,所以建议老人千万不要在网上买珠宝,因为没法仔细辨认。
网上衣服与实物有色差、买珠宝买到假货……对于老年人来说,网购的最大弊端是没有“安全感”。
那么如何规避网购失败的风险呢?
关于色差,如果商家在电脑上将图片进行过色彩加鲜。实物的色泽可能偏暗、偏沉。如实物色泽鲜艳的,在自然光下拍摄已足够了,并不需要进行图片加鲜,而且一般色差不明显。如果很近的话,可以咨询卖家去看货,再直接拿货。拍产品前、打款后、运输途中、收到货前,最好和卖家保持密切联系,有问题,及时询问。
关于付款。无论是买家、卖家,最好还是支持使用支付宝,对大家都有保障。
关于收到货物后,应尽快、仔细检查货物有无质量问题,特别是某些部件、功能的完好,应尽早发现,以免超过保修期或保质期。
关于价格,不要只选便宜货,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很多网上都是模仿的货,大多数的假货都是深圳珠海产的,模仿得很像,比如鼠标大多数贴微软、罗技、双飞燕,因为刻一个模子价不高,获利丰厚,卖家就以假冲正。而且很多是拍卖品之类的或是返修货,大家也看不到里面是什么样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