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媒体称罗永浩凭借M1翻身或很难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2:49:07]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舆情综述锤子科技在距离上次T2发布将近1年的时间,终于又有新品发布。10月18日晚,在上海市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罗永浩率领锤子科技正式发布了M1/M1L两款手机。本次锤子手机新品在外观上最大的变化
马金顺

舆情综述

锤子科技在距离上次T2发布将近1年的时间,终于又有新品发布。

10月18日晚,在上海市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罗永浩率领锤子科技正式发布了M1/M1L两款手机。

本次锤子手机新品在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其所采用的圆形Home按键,由于下方采用了单键设计,在操作逻辑上锤子M系列手机可以设置为点击Home按键返回,息屏短按唤醒,按一秒息屏。

虽然发布会上罗永浩一再强调新品在配置上的优势,比如,M1/M1 L采用了高通骁龙821四核处理器,集成了Adreno530图像处理器等,但看到价格后,不少网友还是认为与其他国产机相比,锤子手机还是有点贵。

由于圆形Home键长的太像苹果,,价格又不是那么亲民,再加上罗永浩的名人效应,锤子手机新品一出,即刻引发公众热议。

从公众及媒体关注的焦点来看,大部分比较关注的是在手机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M1/M1 L新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M1/M1 L新品能否拯救锤子手机。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锤子手机亏损了6.5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亏损1.9亿元,去年全年亏损4.6亿元,而锤子科技的资产总额也从去年底的8.25亿元缩减到6月30日的2.96亿元,仅今年前6个月,资产总额已缩水三分之二。

舆论关注度走势分析

10月18日,锤子手机新品发布当晚,新浪科技、腾讯、网易、界面新闻、IT之家等纷纷予以关注。微博用户“科技美学”和微信公众号“36氪”进一步将此信息传递到微博和微信平台,扩大了有关锤子手机新品的传播途径。

从关注的内容来看,多数是对锤子手机新品外形、配置、功能、价格等基本信息的介绍,并没有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不过,从“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来看,当日的舆论热度还是比较高的,当日有关该话题的新闻报道高达262篇,微博发帖1596条,微信文章12篇。

10月19日,即锤子手机新品发布第二天,随着关注此话题媒体数量的增多,舆论热度也进一步提升。

从关注内容来看,媒体除了对新品进行介绍外,更多的是在探讨“新品到底怎么样、是否会被市场接受、老罗能否借此翻身”等。

媒体引发这样的思考主要是基于锤子手机近两年的业绩状况——2015年全年,锤子亏损4.6亿元,今年上半年,亏损1.9亿元。毕竟一度降到599元的坚果手机、比T1精致了许多的T2、一代比一代完善的操作系统……这些都没能拯救它的财务状况,这次的M1是否能够拯救锤子手机呢?

随着舆论的热议,媒体、微博和微信的关注热度也达到了顶峰。

“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当日有关该话题的新闻报道高达602篇,微博发帖3618条,微信文章为35篇。

10月20日,多数媒体仍然针对M1会否是最后的一锤子买卖以及M1是否能够让罗永浩翻身前述话题进行讨论,其中《锤子手机已到穷途末路?》《一年巨亏5亿,罗永浩和锤子科技还能翻身吗?》等引发多家媒体转载。

10月22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发文《销量不足、接连亏损,锤子手机面临“翻身”大考》,被新浪、腾讯、人民网(603000,股吧)、央广网等大型门户网站纷纷转载或评论,引起又一波的热议,但是相比前几天,舆论关注热度仍处于低位。

10月23日后,虽然该话题仍被持续关注,但是整体来看,舆论热度明显放缓。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随机抽样618名网友留言及评论进行倾向性分析可知:近三成的网友明确表示不买锤子手机;两成以上的网友表示支持老罗,支持锤子;还有近两成的网友认为锤子手机又丑又贵,不如买其他国产机;一成以上的网友担心新品与苹果太像,会否被告?另有部分网友认为,老罗还是在卖情怀,关键市场不相信情怀呀。

垃圾锤子,不会买锤子手机的,28%

网友“永贵_表酱子”:一丁点锤子以前的特色都没有了!这次为了抢市场,四角整个块头山寨三星,前面山寨苹果,后面山寨魅族,妥妥的丢失所有锤子独有的特色,如果抛开配置不看,就是下三流的手机设计,锤粉可以买,反正我不会买。

支持老罗、支持锤子手机,23%

网友“秋里小黑”:支持锤子,虽然不是锤粉!

价格太贵、外形太丑,19%

网友“罗小佑佑”:又丑又贵。

太像苹果,会不会被告侵权,15%

网友“Spankhorg”:圆形的home键,不知道会不会被苹果告侵权呢?

网友“蘇城一爸”:罗总别再弄个专利官司,赚的不够赔的。

还是卖情怀,有用吗?8%

网友“lls1966”:市场最终决定你死活,再多的“情怀、逼格”都是扯淡,相声说出花来也没用。没有核心技术,发展越快死得越离奇。

其他:7%

媒体观点分析

“法治周末谷尼舆情监测中心”微信大数据平台“新微邦”数据显示,在主流媒体中,人民网对此事的关注度最高,占比高达30.77%;网易紧随其后,占比为17.31%;关注度占比为15.38%的中国网排名第三。

《钛媒体》(国内首家TMT公司人社群媒体)认为,对于一个有着上千场演讲经历的人,对于一个进入手机行业一开始就喊着“颠覆”,结果却经历了四年多失败的人,面对最新的锤子M1激动了,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老罗认准了这款手机将会成为锤子科技和他自己的翻身之作。

这款手机是否能够让罗永浩翻身呢?从多家媒体观点来看,并不见得。

《腾讯科技》表示,从财务数据来看,锤子科技2015年净亏损4.6亿元,2016年上半年亏损1.9亿元。其净资产从2015年的1.9亿元直接跌到最新的20万元。

一年半亏损6.5亿元,对锤子科技而言的确是笔不小的数字,因为要想赚回6.5亿元,即使即将发布的T3手机每部都能赚200元,那也需要卖出325万台,但对一个连千元机年销量都不足100万台的手机厂商,要将旗舰机卖出300万台以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短期内老罗已经不可能寄希望于依靠手机翻身了。

《中国经营报》引用了第一手机研究院院长孙燕飚的观点——锤子M1的推出是为向外界证明锤子仍然活着,并且给风投信心。但在渠道、价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并无优势的锤子,想要凭借M1翻身或获得大的销量或许很难。

在《钛媒体》看来,目前摆在锤子面前最难的事情并不是造出一部好手机,而是即便你的手机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顶级旗舰水准,没有渠道卖不出去,同样是坐以待毙的局面而已。

舆情点评

背靠阿里大树、收购传闻不断,即使不发布新品,锤子科技也经常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网友观点来看,不少网友对锤子新机的硬件配置还是十分满意的,吐槽点大多在外观设计的创新上,“太像苹果,苹果会不会告其侵权”等。

就此,在发布会上,罗永浩也坦承“在技术上我们似乎遇到了瓶颈,但仍愿意在细节上找到些让人温暖的地方”。

其实,老罗的困境也是国产手机行业的困境,但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精力。其实,模仿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模仿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最为重要的。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瓶颈的显现,老罗的这种“温暖情怀”是否被网友及业界接受呢?

从网友观点来看,答案并不乐观,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产品的价格,与其他品牌同档次产品相比,锤子手机定价并不具有优势。从媒体及业内观点来看,所谓的“小而美的细节之处的改变”虽然看上去很温馨,可并不能作为智能手机销量的保障。另外,过度消费罗永浩的名人效应,而没有把产品带起来,或者说产品不能反哺名人,这是锤子手机目前最大的困境。

纵观锤子科技的现状,从产品上来讲,锤子T1、坚果、T2三款产品的整体销量均未达到预期。锤子科技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没有有竞争力的产品,从渠道、研发等方面来说,锤子科技与其竞争对手相比,仍处于弱势。锤子科技未来的路到底能够走多远,或许真的不是那么乐观。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