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航天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2:36:3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航天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进行为期33天的太空科学实验之旅。据悉,此次载人航天活动将进行四大类十六项在轨实验,包括脑机交互技术在轨适用性研究、在轨飞行对航天

10月17日7时30分,中国航天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将进行为期33天的太空科学实验之旅。据悉,此次载人航天活动将进行四大类十六项在轨实验,包括脑机交互技术在轨适用性研究、在轨飞行对航天员视功能影响研究等科技的系统研究。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

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近年来突飞猛进,屡屡取得重大进展。航天技术在寻常人眼中都是“高精尖”技术,离一般人的生活较远。但事实上,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精尖”的航天技术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社会大众一起分享航天事业带来的革新与进步。

航天技术突飞猛进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飞跃。

资料显示,神舟五号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神舟六号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是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神舟九号则实现中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舟十号则在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实际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航天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为例,今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旨在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包括释放伴飞小卫星,完成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航天技术民用化加速

伴随着航天技术快速发展,航天技术的民用化进程也在加快,形成航天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喜局面。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股吧)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平表示,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以神舟飞船为代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投入产出比已达到1∶10到1∶12之间。

资料显示,近年航天技术转化成果不少,如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制的SAR雷达技术可在8000米高空实现0.1米的分辨能力,可以看清地面足球大小的物体,这项技术现在就应用在资源勘查、气象和灾害判断及无人机上,而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构建,更是成功打破美国GPS一家独大的局面。

而在北京地铁郭公庄站,其中央空调系统则使用了北京卫星制造企业的“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产品,把嫦娥三号上用于度过酷热月昼和极寒月夜的两相流体回路技术转移到民用,比其他中央空调年均运行效率提高20%到50%,占地面积至少节省1/3。

此外,在今年8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泰安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节能环保、智能装备、流体控制等15项航天技术与当地企业进行融合,打造国内首个百亿元航天技术民用化基地。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