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电商非理性竞争别拿“红海”说事-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2:33:3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余明辉(特约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对国美在线开出了一张20万元的“罚单”。北京市发改委在官网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国美在线存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

余明辉(特约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对国美在线开出了一张20万元的“罚单”。北京市发改委在官网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国美在线存在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国美在线表示,将深刻反思和自查。有专家认为,虚标价格背后是电商价格战乱象频频,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国内电商竞争陷入了“红海”。

电商趁节庆搞价格欺诈宣传与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问题是,电商趁节庆搞价格欺诈宣传与营销,就应该是电商进入竞争“红海”阶段进而狂打“价格战”的必然或应有的现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的确,目前国内的电商经营已经进入到“战国混战”时代,各大电商企业比如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唯品会和国美在线等各显其能。仅就“价格战”而言,就可谓是小战不断、大战不鲜,其根本目的就是以此来争取利润和争夺市场份额。

从理性的市场竞争手段和策略来讲,不管是大型的电商巨头,抑或是中小型的电商企业,都没有实施价格欺诈、以次充好等欺骗、坑害消费者的资本和条件,因为这对自身的形象和声誉以及竞争力的维护上都起到了致命的负面作用。但遗憾的是,从2012年第一次电商“8 15价格战”以来的众多事实看,他们却都几无例外地陷入了先涨后降、以次充好等欺诈消费者的漩涡,这些问题就如同痼疾一般伴随电商左右,即便是被屡屡曝光,甚至被监管部门处罚之后,也没有得到根本遏止。

查找其背后原因,固然有电商市场发展迅猛、陷入“红海”的残酷市场竞争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讲,还是由于诸多的电商经营者缺乏对消费者和法制足够的敬畏的结果。道理很简单,不管是虚拟的网上电商,还是线下的实体店经营者,如果视消费者为真正的上帝和衣食父母,把相关的市场经营管理法规牢记在心,并且认真实践,就不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利润和市场份额等)而采取不法、不道德的手段来欺诈消费者。

于此而言,电商欺诈消费者,拿竞争“红海”说事存在着明显的不妥,一方面,这会形成一种社会误导,认为这样的电商欺诈或有无奈和可原谅之处,而事实上却是完全不可原谅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毫不手软的处罚就是证明;另一方面,这也会对监管部门对电商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监督形成掣肘,认为这样的行为并非都是经营者的错,有轻责和原谅的情势;再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对经营者而言,这样会形成一种误导,即欺诈消费者虽然不对,但社会似乎并不认为责任都在自己,从而也掣肘他们改进经营、让利于消费者的思维、行动和步伐。

因此,不管是消费者、社会还是舆论,都不要轻易拿市场陷入竞争“红海”这个说法,来为电商欺诈消费者找台阶下、找理由开脱。那是轻佻的、不责任的,对优化电商经营秩序也无多大益处。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