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网络交易品质监管需多方协同发力-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2:33:31]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 国家工商总局近期公布的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显示,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对此,专家建议,应鼓励电商平台在运营中,不断升级技术、升级管理,从平台本
国家工商总局近期公布的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显示,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对此,专家建议,应鼓励电商平台在运营中,不断升级技术、升级管理,从平台本身提高产品质量的监管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CNSPHOTO提供 国家工商总局近期公布的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显示,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对此,专家建议,应鼓励电商平台在运营中,不断升级技术、升级管理,从平台本身提高产品质量的监管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CNSPHOTO提供

本报记者 吕 途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公布了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经检测,在送检的503批次样品中,共发现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约占93%,仅标志和说明不合格的约占7%。另外,4批次商品为“三无”产品,2批次商品经生产厂家确定为假冒商品。

在“互联网+”时代,网购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蓬勃发展的网购市场让消费者在尽享便利、低价的同时,也遭遇了假货泛滥等行业乱象。对此,业界专家表示,在监管机构督促行业自律的同时,电商平台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质量监管。此外,还要鼓励消费者善于维权,倒逼网购行业尽快走出“柠檬市场”。

低质商品也有市场空间

在此次质量检测工作中,国家工商总局主要对在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等国内市场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商品质量进行了抽检,抽检商品涉及电风扇、电磁炉、电热水壶、手机、电源适配器、儿童安全座椅等日常消费品,共计抽检商品503批次。

据检测结果显示,共计172批次商品质量不合格,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其中内在质量不合格的约占93%。较高的不合格率不免使人产生疑问,不合格产品为何会出现且被广大消费者群体“买账”?

以国人去日本疯抢的马桶盖为例,该商品的买入价格高至上千元。而在国内,记者调查发现,某知名电商平台旗下销售的马桶盖产品,销量较高的商家所定价格均为几十元,其中销量最高的马桶盖产品更是低至十余元。显然,虽然产品价格、质量会有所迥异,但在我国都具有着强大的消费市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我国消费者群体庞大,需求也是很多元的。追求高品质、为此愿意出高价的消费者很多,同时追求低价、为此愿意接受低品质的人也很多。

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使低价格、低品质的产品也具有广大市场,这就导致许多产品厂家为压低价格而“偷工减料”,一味地降低成本,也就容易使不合格产品泛滥于市。而面对网购劣质产品,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的产品销售评价中,尽管表达方式不尽相同,但很多消费者都有着同一种态度:“产品质量虽然不过关,但好在价格便宜。”

产品要重“工匠精神”

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出境游人数为1.2亿,消费共计1.5万亿元,购物消费占到了一半之多,其中日用品的“抢购”更是红极一时。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曾公开表示,海外抢购热潮除了国内商品质量问题之外,实际上也折射出消费者对我国产品不信任的态度。反观最新出炉的网络交易产品不合格率,以及上榜的一些不合格产品,的确值得企业反思对于产品本身该如何完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指的是对于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其目标也是打造行业优质、卓越的产品。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向中高端迈进,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确是中国制造急需补上的“必修课”。尤其对于“网购”模式而言,追求 “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更加容易忽略产品的品质灵魂。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认为,非工匠,不品牌。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工匠精神”,不是守旧而是创新。在企业塑造品牌时,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底线,实现从卖方市场思维到买方思维的转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利用各种新兴的手段与方法将品牌建立起来。实现我国的“三个转变”需要产品要在“好用”、“耐用”与“好看”上下功夫。不论是实现转变还是赢得世界尊敬都要依靠“工匠精神”,“互联网+”时代下也更加需要“工匠精神”。

电商平台需再加把力

随着网络交易市场的迅猛发展,网络交易“繁”且产品“杂”,网络商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去年11月,国家工商总局就曾颁布了《关于加强和规范网络交易商品质量抽查检验的意见》,并要求检测结果需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全国各省份也在积极为网络产品安全而采取行动。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杭州为例,国家工商总局电子商务12315投诉维权(杭州)中心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杭州)中心于今年9月末落户杭州,两大中心将加强线上线下和跨区域的市场监管协作。

在国家层面不断加强对包括网络商品在内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同时,对于电商平台也要更多参与其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对于网络交易产品本身而言,其质量评测标准其实有两种:其一便是国家标准,即国家工商总局认可的严格标准;其二是基于网商信用体系,利用"成交量"、"好评量"、"差评量"等方式形成的民间质量认可标准。而针对国人的消费习惯而言,几乎很少人熟知国家标准的评价体系,大量消费者更注重电商平台的信用、质量评价情况,如此形成的"路径依赖"也就使电商的评价体系更容易通行于世。”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陈经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陈经表示,针对网络交易产品质量的国家标准要继续强调,其文字标准停留在理论层面是不够的,执行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然而,建立完善的国家标准执行体系是相对复杂的,这就更需要电商平台在质量监管层面也要更加努力。应鼓励电商平台在运营中,不断升级技术、升级管理,严格产品质量的监管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