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刁明康 北京报道
10月19日,在中国泰尔实验室正式向Note7“第5炸”辽宁机主张思童出具“因烧损严重, 无法推定起火原因”、广州机主回先生“样品的热损毁由电池自燃所致”的检测报告第二天,张思童决定前往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
同时,他告诉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三星方面也已获悉他和回先生的检测结果 ,对方表示2天内给他答复。
讨要公道
Note7烧了5分钟 辞掉工作到北京检测
张思童是辽宁人,今年9月8日,他在某网上商城的旗舰店购买了一台note7国行版手机。
9月10日,手机送到,他很喜欢。不料,刚用了半个月就爆炸了,“当时我正要打电话,手机突然黑屏发烫,并不停震动,随后伴随着刺鼻气味开始冒烟,烧了整整5分钟 ”。
但是,当他找到三星方面讨要说法时,对方并没有给他满意的答复。
9月29日下午,三星电子发布声明,称目前最初收回的部分问题产品检测结果显示,电池内部并无燃损迹象。同时,三星方面委托国内外权威检测机构——中国泰尔实验室 (CTTL)及Exponent试验所检测结果也显示,燃损部位并非在电池区域,电池内部也未发现明显破损痕迹,推定系外部热冲击导致的手机燃损。
三星方面“外部热冲击导致的手机燃损”的说法,让张思童很为恼火,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讨个公道。
10月9日,张思童辞掉工作,从辽宁赶到北京,准备找工信部下属的中国泰尔实验室检测。但泰尔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他,北京方面没有相应检测设备,只能安排专家到上海的实验室进行检测。
这一等,又是一个星期。
最新进展
到中消协投诉 三星表态2天内给答复
10月18日上午,泰尔实验室正式向央视提供了中国第一例由消费者送检的三星国行版Note7燃损手机的检测报告。
泰尔实验室最终结论为:张思童的手机“因烧损严重,无法推定起火原因”,而广州机主回先生的手机“样品未发现外部加热痕迹,样品的热损毁由电池自燃所致,电池由右下角的位置开始燃烧。”
张思童告诉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这一结果出来后,有媒体帮他告知了三星方面的相关负责人,对方通过这家媒体表态——“2天内给答复”,但并未明确说明如何处理?
于是,他决定再找消协投诉。
10月19日一早,张思童告诉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他已准备好相关材料,要到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但对最终结果,他并未抱太大奢望,“我现在还没精力想工作的事,辽宁的工作已经辞掉,这事(手机燃烧)也只有尽力”。
三星方面
售后已提醒尽快退换货 但不便接受采访
对张思童和广州回先生的手机检测报告,三星(中国)方面准备作何处理?
10月19日,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首先拨通了三星售后服务热线,对方的语音提示已更改为:尊敬的顾客,Note7手机已开始全部召回,请您携带手机及购买凭证尽快到购买处办理退换货手续,如您在海外购买,请携带手机及相关手续到三星授权中心办理。 近期有乘坐飞机及出行的顾客,请乘坐前办理好退换货手续,避免影响您的出行……
对张思童和广州回先生的手机检测结果,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因是业务部门,不便接受采访,可联系三星(中国)总部采访。
随后,记者拨通了三星(中国)总部的电话,但工作人员表示,他所在的部门为行政部门 ,具体业务得联系售后。记者请他提供处理手机自燃事宜的部门或三星(中国) 总部对外宣传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联系方式,他留下记者联系方式后,表示帮忙查一下,请上述两个部门相关人员联系记者。
不过,截止发稿,上述两部门工作人员暂未联系记者。
追问
为何同一家机构检测出不同结果?
同一家实验室,为何消费者送检的手机是“自燃”,三星送检的手机是“外部加热所致 ”?
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此前报道称——
中国泰尔实验室环境与安全部主任巫彤宁告诉记者,他们的专家小组对两位消费者送检的手机进行仔细分析后发现,来自辽宁消费者张思童的Note7手机因烧损严重,无法推定起火原因。而来自广州消费者回仁杰的手机,在外观上“未发现外部加热引起热损毁的痕迹”,又通过X射线成像及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电池进行内部结构分析,“发现电池右下角缺失明显,边际模糊。电池内部存在铝熔化痕迹。”
该实验室相关人员解释说,他们的检测都是对来样负责的 。而上一次检测,是三星公司主动提供给他们的燃损手机。作为检测方,他们只知道三星公司当时送检的样品一台来自北京,一台来自东莞,并不清楚样品到底属于哪两位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