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2日讯 (记者陈果静)银联宣布与亚洲支付联盟(APN)7家会员机构达成芯片卡标准授权合作。这标志着中国金融技术标准“走出去”获得新突破,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主流转接网络将把银联芯片卡标准作为受理、发卡业务的技术标准。
据介绍,APN由亚太11国的13个转接网络组成,旨在推动区域内支付网络的跨境互联。10月12日现场签约的机构共6家,包括:泰国银行间交易管理交易所NITMX、新加坡星网电子付款私人有限公司NETS、印度尼西亚ATM 转接机构Rintis、菲律宾同业银行网络BancNet、马来西亚电子支付系统MEPS、韩国金融电信与清算协会KFTC。
“在APN成员机构推广银联芯片卡标准,既标志着国际市场对银联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的认可,也有利于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电子支付产业的升级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中国支付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提升普惠金融水平、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他要求,银联等机构要积极与境外市场保持沟通、做好服务,推动相关工作顺利落地。同时,也欢迎境外同行提出有益建议,共享发展机遇。
2014年以来,银联在参与亚洲多国支付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尝试。中国银联董事长葛华勇介绍,此次银联芯片卡标准授权合作,有利于亚太区域形成互联互通的支付网络,服务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往来,惠及亚太居民的跨境支付。同时,也将推动银联“云闪付”等基于芯片卡技术的创新支付产品在更广泛的范围使用。
银联方面表示,此次签约对市场各方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银联与境外支付行业的合作,从业务合作升级到产品、标准的全面合作;同时,满足了这些市场支付产业从磁条卡向芯片卡升级的需求,并为未来非接支付、移动支付、钱包类产品等银联创新产品在境外的推广打下基础,拓展了合作空间;更重要的是,银联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中外合作的东风,通过推广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等,有助于提升中国支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银联卡受理网络已经延伸到1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4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银联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