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独树镇战斗遗址纪念碑
方城县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无名烈士之墓映象网快讯(记者 高御 王芳菲/文 米川/图)9月30日,河南网络媒体“走转改”沿着红二十五军的长征路一路奔波来到南阳市方诚县独树镇,瞻仰了位于许南(许昌-南阳)公路边的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和烈士陵园。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中生死存亡的一仗,对其先期到达陕北,迎接党中央和主力红军北上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主席江泽民称这次战斗为“血战独树镇”,与飞夺泸定桥、激战嘉陵江等著名战斗,并列长征史册。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自鄂豫皖苏区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人的带领下,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跳出了敌军在桐柏山区的困绕圈,打算越过许(昌)南(阳)公路,进入伏牛山区建设新的根据地。
红二十五军为了防止敌人追堵,保持回旋余地,争取时间迅速穿过许南公路,军首长在秦房河滩把二二四、二二五团和军直属队编为前梯队,先行出发,把二二三团改为后梯队,占领王店、赵庄,阻击尾追之敌,掩护全军行进。初冬时节,恰遇寒流袭来,风绞雨雪而下,红二十五军指战员衣着单薄,又被雨雪浸透,许多同志的草鞋被烂泥沾掉,赤脚行军。红军饥寒交迫,十分疲惫,但全军上下不畏艰难困苦,顶风冒雪向着七里岗附近的公路奋勇前进。
国民党第四十军一一五旅和骑兵团于26日上午11时到达七里岗村附近,并在许南公路两侧的砚山铺、辛庄、七里岗、马庄、段庄、铁梨寨园及屈庵、小稻田、三里河等村构筑临时工事,形成东西长lO华里的“u”形堵击线,提前两小时封锁了公路。
下午l时许,红二十五军前梯队二二四团到达七里岗并沿岗脊北进,当要接近许南公路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敌军突然向红军行军队形进行猛烈攻击。因气候恶劣,能见度低,红军先头部队发现敌人较迟,没有战斗准备,一时陷入被动。加上战士们手被冻僵,拉不开枪栓,零星打响的火力,不能有效地反击敌人,以致被迫后撤。敌军趁机猛攻,并从两翼包围上来,二二四团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情况十分险恶。就在这危急时刻,从后面跑步赶到阵前的军政委吴焕先一面指挥二二五团三连连长张海文带领全连冲到前面去反击,一面大声疾呼:“同志们!就地卧倒,坚决顶住敌人,决不能后退!”吴焕先政委的到来,立时稳住了部队。战士们卧倒在泥泞的地上,利用地形地物顽强抗击敌人。吴焕先从警卫员身上抽出一把大刀,高喊:“同志们,现在是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共产党员跟我来!”带领部队,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与敌人展开搏斗。战士们也人人奋勇,一齐向敌人冲杀。红军不要命的狠劲迟滞了敌人的攻势,但危机并没有消除,缓过劲来的敌人攻势更猛,一时战斗胶着,正在艰难之际,徐海东副军长率领后梯队二二三团跑步赶到,在焦庄东一线立即投入战斗。徐海东见形势危急,便集中全部轻重机枪组成“人”字形攻势,向敌人猛冲。经过一番恶战,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接着,二二三团又向七里岗之敌发起攻击,欲撕开一道口子,掩护部队冲过许南公路。但是,由于敌人的疯狂阻击,红军一连三次冲击,但最终没能突破敌人的防线。
入夜往后,风雪交加,暴风大作,敌情如故严峻:前、左、右均有围堵仇人,后有敌骑兵第5师等队伍即将扑来。形势愈发严峻。红军转而南撤,向杨楼镇张庄一带集结,准备连夜突出重围。
吴焕先政委亲自找当地老乡询问地形,了解到在保安寨以北还有几条东西走向更加靠近伏牛山的土岭,当即决定突围。是夜,雨雪不止,全军指战员不顾极度的饥饿劳累,由张庄农民王永合带路,穿过敌人空隙,沿着弯弯曲曲的田埂小道疾速行进,伤员们也忍着极大的伤痛,坚持随军突围。当晚,由保安镇以北的沈庄附近通过许南公路,27日拂晓,进入伏牛山东麓。
独树镇战斗是一场遭遇战,关系红25军的生死存亡,是红25军长征初期的关键一仗。“狭路相逢勇者胜”,红25军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立于不败之地,充分显示了红25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今天,共有数百名烈士长眠在七里岗,他们用鲜血铸就的那柄变形的刺刀,永远高高矗立,为后人吟唱出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也在昭示来者永远不忘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