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彭阳:六盘脚下的红土地-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1:24:14]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中国经济网彭阳9月28日讯(记者 许凌)深秋时节,六盘山上西风漫卷,山下红黄绿层林尽染。宁夏“网络媒体走转改”的记者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在六盘脚下的行进路线,边走
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中国经济网彭阳9月28日讯(记者 许凌)深秋时节,六盘山上西风漫卷,山下红黄绿层林尽染。宁夏“网络媒体走转改”的记者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在六盘脚下的行进路线,边走边看,边采边写,不顾旅途颠簸劳累,各个精神饱满兴致勃勃。

“到了,前面就是乔家渠了,当年毛主席在这里住过!”记者们冲下山岗。不大的院落,土墙土窑。“这里距县城东部11公里,是当年乔生魁一家居住的老宅院”,彭阳县委宣传部的牛玉东绘声绘色地当起了解说员:“1935年10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红军主力奔赴陕北途经这里,突遭敌机飞机轰炸,紧急关头红军决定就地宿营。于是,历史的一幕上演。窑洞中突然走进几个戴着红色五星帽徽背着枪的人,其中一位长发飘逸,高大俊伟。他们不会是土匪吧?乔生魁之妻女惊恐万状,迅速钻进桌案之下。毛泽东诙谐幽默、妙语连珠,一个小时后女主人便给这些不速之客端上来热气腾腾的手把羊腿……”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听乔家渠人讲红色历史。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红色的土地,红色的传统,都说彭阳人身上有一种长征传承下来的红色精神。“儿时出门满目荒凉,风沙遮住眼,如今您们看这山、这水……”白阳镇陡坡村村支书韩久男谈到家乡山川巨变感慨万千。山大沟深,生态环境恶劣,没有吓到彭阳人。“一张蓝图画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自1983年建县以来,历任县委政府咬定“生态立县”不放松,在国家及自治区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发扬锲而不舍、团结务实的彭阳精神,愣是把穷山恶水改造成秀美山川。“截止到2015年底,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114条151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和林木面积分别从建县初的3%和27万亩提高增长到26.5%和203.8万亩”,牛玉东流利地说出一组数字。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访村民马虎梅。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山变绿了,水变清了,人变富了吗?回答是肯定的。全县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0%,5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0.6%。全面致富奔小康,出路只有一条:不断地改革开放,不断地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彭阳特色种养殖业蓬勃发展,2015年全县农村人均收入已达到7518元。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经济作物。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明天春天你们再来一定到我家,院子里的红梅杏可甜了!”古城镇刘沟门村村民马虎梅热情地招呼着。看着村民脸上绽开的笑容,这个镇的副镇长姬秀金很是欣慰:“全镇人口9520户31265人,其中贫困户1839户6119人。如何实现提前两年完成精准脱贫任务?扶贫攻坚最后阶段恰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必须选准产业、抓好项目,即贫困群众感兴趣的、干得了的、能致富的。由于通过"三户联保"、"互助资金"制度破解金融瓶颈后,20个行政村养殖业和庭院经济发展很快。目前,全镇牛的存栏达到1620头、羊2000只、生态鸡5000只、肉馿800头;红梅杏经济林1000亩,中草药500亩。与马虎梅家一样,各村贫困户这两年收入是翻番增长的”。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养鸡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重走长征路,再返红土地。如果说彭阳凭借小流域生态治理成为全国先进示范县的一面旗帜的话,那么这里名闻遐迩的“彭阳精神”,不正是不朽长征精神的最好翻版吗?!

毛泽东宿营地。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记者汇聚纪念碑下。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凌摄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