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重阳糕礼盒东方网9月28日消息:让非遗项目走进生活贴近百姓,才能保存其生生不息的活力。重阳节将至,由上海非遗保护协会推荐、上海东方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销的“重阳糕礼盒”再度引来市民追捧。该礼盒汇聚多项非遗成果,让市民在尊老敬老的同时,深刻了解上海的非遗文化,目前已在线订出近千盒。
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宋浩杰介绍,该重阳糕礼盒汇聚了5家上海知名老字号品牌厂商,包括沈大成、乔家栅、悦来芳、七宝一品方糕以及崇明陆氏糕点,“从十几家老字号里挑了这5家,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可以满足一家人的口味。”而与东方网电子商务的合作,则可以让都市年轻人不会因为忙碌的工作而耽误表达孝心,“重阳节如果你没空回家看老人,我们可以帮大家把孝心快递到家。”
“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两九相重,就需要举家出游,登高望远,避灾消祸,而汉代时就有了“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的习俗,久而久之,重阳也就演化为了敬老节。
重阳糕也是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汉代,当时是以蓬草相配制,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蓬饵”。到了唐代,则有麻葛糕和米锦糕,而宋代则称为菊糕,明清以后就叫为花糕,糕上插以五色小旗,寓意“百事俱高”。
该礼盒内还有一本由连环画项目传承人绘制的小图册《画说重阳节——舌尖上的非遗》,13幅连环画配上文字,解释了“重阳的来历”,礼盒内还有一面红黄两色搭配的小三角旗,细节之上尽见传承。礼盒集结民俗、手工技艺和民间美术三类非遗项目,也承载了尊老敬老的价值观。
“这不是仅仅是一盒糕,它是孝心的承载,更是文化的传递。”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孙惠定认为,重阳是一个传统节日,如何将传统文化将上海的非遗文化结合起来,一直是协会在思考的问题。借助于互联网+,无疑可以让非遗项目与市民的接触更加方便和快捷。“重阳糕礼盒”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探索。
据宋浩杰介绍,“重阳糕”礼盒单盒装66元,双盒装116元,综合来讲比市场价便宜了将近20%,颇受市民追捧,该礼盒推出后,东方网电子商务已经接到了近千盒的订单。无需排队,也不用东奔西走,只需关注“东方网电子商务”微信公众号,根据提示进行操作,一盒承载孝心与非遗文化的“重阳糕”便可快递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