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首页 > 头条 > 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信阳罗山:昔日红军长征出发地 今天鸟语茶香明星县-科技频道-金鱼财经网

[2021-02-25 01:13:18] 来源: 编辑:wangjia 点击量: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王家湾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鸟类生活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摆放着讲述“何大妈”事迹的铜像王大湾的周姓村民向记者展示了他家自己种植的板栗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芳菲 高御/文 米川/图)一路走来,都是清新的田园景色
王家湾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鸟类生活王家湾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鸟类生活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摆放着讲述“何大妈”事迹的铜像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摆放着讲述“何大妈”事迹的铜像王大湾的周姓村民向记者展示了他家自己种植的板栗王大湾的周姓村民向记者展示了他家自己种植的板栗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芳菲 高御/文 米川/图)一路走来,都是清新的田园景色,道路两边是刚收获过的水稻田。山里弥漫着雾气,一片田地,一块水塘,几只野鸭,一条黄狗。这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象正是信阳罗山灵山镇带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河南人都知道,信阳的山好水好,“灵山镇”也正因为拥有一座“灵山”而得名。当地百姓相信,灵山一直保佑着这里的人们。也许正因为“人杰地灵”的缘故,灵山与灵山人互为因果,成就了灵山镇的另一大特殊地位: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长征出发地流传感人故事 村民刺目救下红军战士

地处大别山北麓的何家冲,位于河南省罗山县铁卜乡境内,与湖北省大悟县毗邻。这里是全国著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四大长征出发地之一。1926年,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何家冲曾作为红二十五军军部及医院驻地。抗日战争时期,何家冲成为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何氏祠作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部旧址,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红军故事,何大妈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何大妈是何家冲的一位普通妇女,当时,国民党要抓红军战士余占海,何大妈为了证明他是自己亲人,当场起了毒誓,并忍受剧痛刺瞎了自己的右眼。解放之后,余占海再次回到何家冲,把何大妈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尽孝,当他提出要带何大妈走时却被拒绝,何大妈一直生活在何家冲直到去世。这位平凡的妇女做了伟大的事,但她的故事却同伟大的红军战士们一样,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如今的何家冲,模样已有所改变。2014年,灵山镇党委、政府在罗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县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求,打造出了灵山——何家冲旅游精品线。而早在2005年,何家冲就已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昔日的红军长征出发地,早已成为了独具历史特色和红色情节的明星村。何家冲人为自己的村子自豪,他们身上流淌着红色的血液。这里的红色记忆也像二十五军长征出发集结地标——八百年树龄的大银杏一样被世人口口相传。

量身打造观鸟主题乡村 王大湾吸引世界爱鸟者

离开何家冲,记者团来到位于罗山灵山镇南部的董桥村王大湾。站在村口放眼望去,一片绿色葱茏,竹林密布,空气中弥漫着水雾和绿植的混合香气。这里的自然环境真好呀!

据介绍,董桥村位于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核心区。这里生态环境迷人,不仅拥有信阳毛尖茶特色产业,而且是一座以观鸟为主题,着力打造鸟语茶香的美丽乡村。一位村民将记者带进了他家的农家院,院里宽敞明亮,秋千挂在院中,珍贵鸟类的大幅照片挂在墙上。村民告诉记者,“王大湾村可是出了名的观鸟村,每年都有好多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赏鸟。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白天出门追寻鸟儿的足迹,晚上就在村民家休息。当地很多人家都办起了以“赏鸟”为核心的农家乐。”董桥村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冠长尾雉、朱鹮的栖息地,被誉为鸟类的乐园。这种农家乐的主题在全国鲜见,非常具有特色和代表性。董寨赏鸟经济的成功,不仅来源于天然优越的自然环境,更与当地政府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量身”打造密不可分。

董桥村王大湾目前已成为灵山旅游沿线的一个重要景点,是观鸟客的驻足地。人们来到这里,看豫南山水,听林间百鸟鸣唱,品信阳毛尖茶,呼吸清新空气。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据统计,董桥村已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在4个村民组,以人口集聚相对集中、村落文化特色鲜明的王大湾组为中心,向周边三个村民组辐射带动。

罗山的旅游精品线可谓是“一红一绿”。红色是发展主色调,代表着当地鲜明的革命传统,绿色是未来的新常态,代表生态“青山绿水”的新愿景。有了这一红一绿的宝贵资源,相信罗山的未来会更好!

查看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