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余桂华 图/记者秦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学会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最大限度给予群众实打实的服务!”井冈山市公安局政委周少平的这句话,给予了全局创造性地搭建“指尖上的派出所”信心和动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作为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手机聊天软件逐渐被群众认识和接纳。为适应发展潮流,今年,井冈山市公安局为打破传统的“一头汗、两腿泥”的工作习惯,大胆尝试利用微信等新兴媒介助力公安工作,在各派出所创造性地实行了“一村一群,一群七员”微创建法,开展了“走访点对点”、“服务多对点”、“宣传点对面”微工作法,提供了五大“微”服务平台,真正架起了一条虚拟化、办实事的服务民生高速路。
村民有事@民警就能办好搭建“微”平台:公安微信群村村覆盖
为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区域,全方位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解答,井冈山市公安局党委要求各派出所积极创建“公安微信群”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
“我们要求每个自然村建立一个微信群,每个微信群必须加入派出所责任警员、户籍员、交通员、巡逻员、宣传员、乡镇驻村员、村委成员等七员。”该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建群时,该局积极实行“一村一群,一群七员”创建法,既为群众提供公安类问题的咨询,也可为群众提供非公安类问题的咨询,真正方便了群众。
同时,为做到信息的及时回复,切实实行“微职守”制度,即每天安排民警在派出所值班备勤,同时要求民警在公安政务微信上值班,实行同轨值班制度,确保及时回复群众咨询。
如今,群众遇到疑难问题或需要咨询公安业务时,在微信中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化的解答,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截至目前,该局已建立公安微信群206个(村村覆盖),群众关注2.9余人,关注率占辖区微信用户75%。
便捷“微”服务:五大平台各司其职
如何在微信群上尽可能地发挥出“派出所”的“功效”?
该局“公安微信群”中,共搭建了五大“微”平台服务,即“微交流平台”、“微走访平台”、“微服务平台”、“微防控平台”、“微展示平台”。这些平台各司其职。
“微交流平台”,即民警通过微信群,“零时差”、“零距离”地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为活跃气氛,交流内容可采取幽默风趣的方式,也可发布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微走访平台”,即在日常走访中,时常会遇到人在不家的现象,但使用“微走访”可全天候地与群众进行沟通,及时地倾听民声、与民互动,达到走村串户的效果。
“微服务平台”,即微信群可为群众提供公安业务类的基本服务,只要群众提出咨询,民警即时采取在线回复等方式及时解答微友们关于公安业务、政策法规方面的疑问,达到让群众少跑腿的目的。
“微防控平台”,即民警将一些案件预警信息、普法知识等在微信群内发布,提高群众群防群治能力,同时,群众将身边遇到的可疑事件,第一时间在微信上向民警反馈,为破案争取时间。
“微展示平台”,即借助微信平台的语音、视频、图文等形式,让群众即时了解井冈山市公安机关最新工作动态、警务资讯和服务举措,尽可能地传播公安工作“正能量”,真切地让群众了解公安、认识公安,让群众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仅2016年1至8月份,五大“微”平台,共为群众提供各类服务6100余次;服务人员7360余名;群众反馈治安信息190余条;推送公安“正能量”信息180条;转发公安新政策21条。
“微”工作法:服务“多对点”获赞
为切实达到公安工作“正能量”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效果,真正解决走访手机用户“警力需求大、效果不明显”的瓶颈问题,井冈山市公安局利用“微信群”积极开展“走访点对点”、“服务多对点”、“宣传点对面”工作法。
通过微信群,民警能够快速地联系到群里的居民,与群众用微信聊聊天,拉拉家常,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都可以走访群众,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仅2016年1至8月份,共利用微信群,点对点对6.2万余人进行了走访交流。
多对点服务,群众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在群里提问,群里“七员”为其解答,七个人服务一个人,需要协调的事当场就可以协调,速度非常快。7月20日,睦村派出所辖区林某女儿离婚后想要迁回原籍,其户口本在其前夫手里,前夫不拿出户口簿,林某因此事在微信群向民警求助,民警看到后即刻回复林某,可村委开具证明,即可给予特事特办,群里的村干部也表示同意开证明,这就把林某的事解决了。
点对面宣传,通过微信群,派出所可以及时发布警情咨询,宣传公安工作,一条信息,动动手指,公安工作所有群众都知道了。微信群创建以来,全局共发布警情预警、公安宣传760余条,得到群众点赞数万次。
达到“微”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井冈山市公安局“微”平台建立后,为群众既提供了热情服务、又发布了政策信息、还传递了公安“正能量”,实现了“三多三少”的新成效。
一方面微信上咨询问题的越来越多了,来派出所咨询问题的越来越少了。以前,想向派出所咨询业务除了打电话、就只能直接到派出所来,极其不方便。如今,只要在微信中就能将想咨询的问题解决,方便了群众,也节约了警力。仅2016年1至8月份,该局206个微信群共回复各类咨询8000余条,做到条条有回复、条条有反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另一方面,预警信息发布越来越多了,诈骗类案件越来越少了。通过在微信上及时发布案件预警信息和各类防诈骗、防盗窃、防火等防范知识,切实提升了广大“微友”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开通微信群以来,确保了辖区内诈骗类和盗窃类案件,较往年大幅度的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真正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